广东驻村扶贫干部帮村民网上卖番薯,一年卖了上万斤
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石湖村的“一点红”番薯通过网络销售,一年卖了上万斤。
广东:扶持培育内生力量 摆脱基层治理贫困
编者按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讲话时,引用了他25年前在福建宁德工作时记住的这句话,“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
贫困从来不只关乎经济。孟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解决了温饱,告别了贫困,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兴旺繁荣,公平正义的阳光才能照在每个人身上。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在2020年如期脱贫。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开创了广东省扶贫工作的新局面。今年是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收官之年,第三轮扶贫开发蓄势待发,广东扶贫开发工作如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创新、精准地打赢这场攻坚战呢?
在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到来之际,南方农村报特推出“精准扶贫 广东创新”系列报道,展现广东扶贫的成就与探索。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 段凤桂 见习记者 卢晓科)石湖村,一个大山顶上的贫困村,距离广东清远市清新区90公里,距离镇区石潭镇22公里。一条环山而建的公路仅容一辆汽车通行,一侧是悬崖,这是村庄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2012年,石湖村集体收入2万元,农户人均纯收入为5063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3093元;如今,这三个数字分别增加到8万元、8000元和6500元。崭新的文娱设施和村委会大楼、硬底化的村道,显露石湖村近年的变化。这一切都与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扶贫工作小组的努力分不开。
石湖村只是南粤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截至2014年底,在第二轮扶贫“双到”中,广东共投入资金130多亿元,平均每村528万元;重点帮扶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23元,比帮扶前增长一倍多;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6.5万元,比帮扶前增长近5倍。
毋庸置疑,数字是最直观的成绩单。但除此之外,村庄环境、风气的改善,村庄内部干群关系的缓和,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感的提升,治理主体多元化所带来的效果,村民思想和发展理念的转变等等,这些很难用数字来量化的基层治理的成绩,同样应该归功于扶贫工作的开展。
《人民日报》日前发表评论指出,扶贫工程是一项基层治理现代化工程,不仅要帮助干部摆脱“思想贫困”“作风贫困”,还需要帮助基层摆脱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的贫困。比如,不开展养殖培训,不建好销售渠道,把“扶贫羊”送到老乡手中转身就走,第二天就难保不被贫困群众吃了;比如,见到扶贫款就想方设法“制造资格”分杯羹,遇到扶贫难题就无人问津,好政策怎么有好效果?精准扶贫,是一件高度复杂、需要创造性的工作。不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怎么能走出光输血不造血的困局?
在广东,一线的扶贫干部竭力培养村庄的内生力,让村庄实现真正的脱贫。
找对人找对产业,精准脱贫
每天早上,北坑村村民陈文忠到养鸡场放好饲料后,查看火龙果园一圈,然后再到临近的工业园中打散工。养鸡场里饲养了近100只清远本地鸡,每只价格在100元以上,早早就被餐馆预订一空,年底能卖出1万多元的好价钱;占地3.2亩的火龙果园,预计两年后有上万元的收入。目前,陈文忠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每年可得到500元的助学金。陈文忠一家如果生活上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他还可以向村内的扶贫资金互助社申请贴息贷款。
对于贫困户陈文忠一家来说,这种多元化的扶贫方式着实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改善。用命途多舛来形容陈文忠一点都不为过。今年43岁的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读五年级,但视力几乎为零,上课基本靠听;二儿子是脑瘫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小女儿目前还不到一岁。整个家庭的开支原来仅靠夫妇二人打散工和种植砂糖桔维持,直至村里扶贫项目的出现。
北坑村位于清远市清新区有“清西平原”之称的太平镇境内,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重点帮扶村,下辖2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900亩,户籍人口1053户4385人,低于人平收入的有85户178人,从2013年开始由清远市农业局定点对口帮扶。陈文忠一家就是扶贫工作组精准扶贫的对象。
据驻村干部罗远芬介绍,北坑村土地相对集中且连片平坦,近年来,个别大户开始发展火龙果种植,但在产业布局、品牌打造等方面比较薄弱。驻村扶贫小组经过实地调查后决定跟清远农村综合改革融合推进,通过集体土地流转,集约化发展火龙果种植,打造北坑村火龙果种植产业带。“选择火龙果作为龙头产业,首先村里已经有几个种植大户,而且火龙果种植产值高。”罗远芬说,对于种植2亩以上的贫困户,他们会给予1万元的扶持资金。
解决最难题 村庄人心齐
村庄环境改善了,经济发展了,带来的溢出效应往往体现在:村民对基层组织的认同感增强,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提高,干群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松散化甚至对立,走向缓和和良性互动。
英德市东华镇古滩村村支书凌丕德对此深有体会。古滩村大浪滩片区有5个村民小组、1200多人,原有水田800多亩。1998年开始,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灌溉水渠完全堵塞,而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没办法及时疏浚。没有了灌溉水源,800亩水田就不能再种水稻和其他经济作物,有些村民被逼无奈,开始在上面种竹子。“后来发展到800多亩地全都种上了竹子,遮天蔽日,在里面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凌丕德说。
种了几年竹子后,有些村民觉得效益太差,一亩才四五百元收入,又想复耕土地种水稻。“但那时村里没钱,一亩竹林的改造资金都要将近700块,全部改造完需要60万。因为这个事情,我还被村民四处投诉,骂我不作为。”凌丕德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扶贫工作组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窘境。“以前是因为村里没钱,水渠没搞好,农民经常为了争水打架。现在有水了,要用,把闸口拉开就好了。”在凌丕德看来,现在村民诉求最强烈的问题都被扶贫工作组解决了,“村民就不会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因为有好的环境在,开心的事情在。”
“现在工作好做多了。”凌丕德长舒了一口气说道,以前是想干事没钱,起步都难。现在有了资金扶持,村庄又有了显著变化,大家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我们在建公园的时候,80岁的老人都筹工筹劳,帮忙拿刀砍房前屋后的竹子。需要筹款搞建设时,村民争先恐后,生怕自己捐得少,‘斗多’。”
英德市西牛镇金竹村下辖27个村民小组、1115户4950人。由于人多地少、地形限制、劳动力流失严重,村庄迟迟未得到发展。2013年6月,由顺德区乐从镇、顺德区国税局以及顺德区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派出的扶贫工作组进驻,金竹村开始了蜕变之旅。
金竹村以前是出了名的“黄牌村”,现在成为了零上访的“红旗村”。村支书李华说,自从扶贫工作组过来后,建了一些民心工程,尤其是修了一座桥之后,村民的思想开始转变了。
据李华介绍,去年5月22日的大洪水冲垮了金竹村的田寮桥,直接影响几个自然村900多人的日常出行。扶贫组知道情况后,出资20多万元,几个自然村只需自筹10万元,“我要他们在15天之内筹齐10万,而且赶在9月1日学生开学之前,修好了一座13米长、8米宽、可以供几十吨的大卡车通行的新桥。”
“之前他们还打算自筹3万块钱搞一座简易的铁板桥呢。”李华笑着说,新桥的影响力很好,自那以后,村民对村干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增强了,“以前生产队长叫开会都很少人来。开党员会有饭吃或者有钱发就来,不然就没人来。现在叫培训,叫开会,基本随叫随到。”李华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由于砂糖桔近年黄龙病严重,他们打算转产,所以去年他组织了一批村民自费去广西参观学习山楂和柿子的种植经验,最终有50多人参加,租了一台大巴,每人交500元。“现在是讲发展,讲经济,扶贫对我们村的最大帮助就是人心齐了。”
一边开拓电商路,一边培育村干部
扶贫工作组精准扶贫,找准扶贫产业固然重要,但培育村干部和村民这一内生力量,才是村庄脱贫的根本。
马上就到番薯收成的季节了,石湖村青年村干部小陈的工作开始忙碌了起来。除了日常的文书工作,他还要跟着驻村扶贫干部张立学习如何经营淘宝店铺“美立雾山”和石湖村对外展示的窗口——微信公众号“清远石湖”。等今年年底扶贫工作结束以后,小陈就要独自挑起在网上卖番薯的大梁了。
据村支书李美介绍,石湖村山地和旱地较多,在家务农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番薯,种植面积近500亩,品种以“一点红”为主。长久以来,由于边远闭塞,村民能掌握的市场信息非常有限,即使农产品质量很好,但很难卖到好价钱。
驻村扶贫干部张立原本在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负责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工作,2013年驻村后,在入户调研过程中,他发现村民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瓶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在淘宝网上建立了一个淘宝店铺,专门为村民销售以番薯为主的农产品。
“番薯这东西可以卖得很贵,也可以卖得很便宜,关键看怎样宣传包装。”张立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他和村支书商量,给石湖村申请了“美立雾山”这一商标,并对农产品进行精美包装,走精细化、标准化、商品化之路。
为了宣传石湖村的农产品,张立带动村两委的干部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自我推广,再引导有意向购买的朋友到淘宝店下单,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累积店铺的销量和人气。
除此之外,张立通过积极争取禅城区政府部门支持,开展内部购买和义卖活动,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打响了石湖村农产品的知名度。据其透露,2014年,他们通过网络销售了超过1万斤番薯,每斤3.8元。“去年销量最高的11月,我们卖出了近300箱,每箱10斤装。”张立说,“今年6月,我们搞了个番薯预定活动,现在已经订了1300多斤。”
“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方面都要做。”张立自信地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通过互联网,他们已经做到了农产品进城,现在要做的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石湖村的历史文化及山、水、洞、旧民宅等旅游资源,把外面的老板、游客请进来投资或消费,从而带动村庄发展。“现在我们的公众号已经有350多名粉丝关注了。”
对于张立一系列看似“前卫”的做法,今年50多岁的村支书李美除了佩服就是赞赏。他说:“张立不仅帮我们村庄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市场信息、新的思路和启发,改变了我们的销售模式。”
“他(张立)已经给我们搭了一个框架,以后这些平台我肯定要继续经营下去,村委会就我一个人懂电脑。”小陈腼腆地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他们村相对偏僻,但环境很好,以后在乡村旅游上肯定大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