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质疑良种补贴小组长"占大头" 官方:已公示

14.10.2016  07:03

  本报讯  (记者张爱飞)近日,梅江区金山街道办金丰村村民曾先生向本报“民生一线”栏目反映,称今年发放的良种补贴由于各村民之间数额相差较大,且村民小组长明显偏多,另外同为弃耕的村民有的领了补贴有的没有,让人很不解。

  村民质疑:个别村民补贴远高其他村民

  金丰村白水礤村民小组的曾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张2015年度补贴资金分配明细表(良种补贴),记者从该表中可以看到农户姓名、补贴面积、补贴标准及补贴金额等信息。但也就是这张表让不少村民产生了疑惑。曾先生质疑,表中村民之间的补贴面积及补贴金额相差较大,另外村里有8个村民小组为何在表中只有4个?还有就是同为没有耕种的村民为什么有的村民有补贴有的则没有?从表中记者发现,村民的补贴面积多为一两亩甚至一亩以下,唯独挖子村民小组的7个村民多为5亩以上,最高近9亩(如图)。对此,曾先生向记者透露,这7个村民是7个村民小组组长,另一个村民小组组长也有5亩的补贴面积。“其他村民都只有一两亩,唯独他们8个人都在5亩以上,这能让村民信服吗?”曾先生说。表中一村民小组组长的相关信息,记者也从金丰村另一村民小组村民张先生处得到了证实,并且表中显示该村民小组组长补贴面积近六亩。

  曾先生说,早在2007年金丰村很多村民都没有耕田了,到2010年耕田的更是少之又少,有些村民的补贴面积较高他表示不解。“这几年基本没有耕田的了,有耕田的村民最多也就一两亩,实际耕种总面积不会超过10亩。”曾先生说。

  部门回应:以村为单位统计公示无异议后上报

  关于村民提出的种种质疑,11日下午记者先后来到梅江区农业局及梅江区金山街道办农业站了解情况。在区农业局记者看到了关于金山办金丰村2016年度补贴资金分配明细表,该表与曾先生提供的表数据是一致的。另外工作人员解释道,2016年发放的补贴数额根据来源于2015年底统计的数据,也就是说良种补贴是隔年发放的。关于村民提出的补贴面积及补贴金额相差甚远一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补贴资金的发放实施步骤是以村为单位,对农户实际种植优质粮食作物品种、面积登记造册,并张榜公示。此后各村将公示结果上报镇(办)政府审核,镇(办)政府将审核意见上报区农业局审核。至于数据来源则是以村为单位进行摸底统计,具体情况区农业局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为什么同为弃耕的村民有的有补贴有的则没有补贴?金山办农业站工作人员解释道,因为这项补贴是隔年发放的,今年发放的是根据去年的耕种面积来定的。假如一村民去年耕种了今年没有耕种,还是有资金补贴的;如果去年没有耕种今年又耕种了,这种情况是没有补贴的。至于为什么只有4个村民小组,工作人员解释道,其他村民小组有补贴的村民较少,故而将其他村民分配到这4个村民小组当中了。当记者提到为何有8个村民的补贴数目高于其他村民时,他表示不清楚,并称统计数据来源于村委。

  随后,记者电话咨询该村委书记了解统计数据的相关情况,对方则表示相信上级部门是公平公正的,并称电话中无法确认记者身份表示不方便告知记者。对此,本报记者将持续跟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