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润生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门生老同事送别

24.10.2015  06:09

老人为杜润生送行

本报讯(记者赵萌)昨日上午9点,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东礼堂举行。首都各界干部群众及杜润生同志家乡代表、生前友好等数百人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杜润生同志。

昨天早晨8点左右,送别的队伍已经排成了长龙。杜润生生前的门生陈锡文、翁永曦、周其仁等纷纷出现在悼念队伍中。

上午9点,人们依次进入礼堂鞠躬悼念,并向杜润生家属和亲友握手致意。杜润生的遗体安放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正前方摆放着遗像,周围摆满了社会各界致送的花圈。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农业部等党和国家机关单位,也敬送花圈表示哀悼。

值得一提的是,曾同杜润生在西城区西黄城根南街9号(俗称“九号院”)共事的老同事们也来送杜老最后一程,他们不少已是头发花白、年近古稀。杜润生一位“九号院”的老同事告诉记者,他认为杜润生不仅仅是改革家,更是位思想家,因为杜老在很多问题上总能具有前瞻性。

杜润生生前的秘书李剑在现场告诉记者,杜老走得其实很突然,在去世几天前,老人发起了低烧,然后情况就不太好。此前,杜老身体一直不错。据了解,杜润生于10月9日6点20分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102岁。摄影/本报记者 郁骁

内存

农村改革的先行者”杜润生

杜润生与“要吃米找万里”的万里并称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1913年7月,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的杜润生以领导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简称“农研室”)起草5个中央一号文件而著名。而中国农村改革的根本标志就是1982年-1986年5个中央一号文件。

据了解,5个一号文件的出台过程还培养了一批年轻人。其中包括王岐山、林毅夫、陈锡文、周其仁、杜鹰、朱厚泽、翁永曦、黄江南。他们都曾与杜润生一起在西黄城根南街九号院的“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并肩工作。

现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曾撰文写道,杜老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当中央农研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时候,之所以能够制定出那么一些被人称颂的、有着重要作用的中央政策性的文件,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他真正把握了中国的实际,真正地把握了农村最基层人民群众内心的迫切要求。比如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说到底最简单、最形象的一个说法,就是给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文/本报记者 赵萌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