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年6条轨道线路串联东莞32个镇区

19.03.2015  11:25

城市空间结构:一中心四组团

◆规划背景

以往东莞的发展以土地资源为支撑、以村镇为主体,虽然能够有效激发基层的活力,但也导致土地规划碎片化,缺乏整体的协调,资源配置不够高效。纲要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

中心城区优化提升

交通=地铁+有轨电车+公交

制图/杨智宏

东莞时间网讯 备受关注的《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近日通过部省联合审查。纲要结合东莞空间发展,充分发挥和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产业优势,以及自然山水生态资源,围绕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目标定位,在“中心突出、组团发展、快速连接、生态隔离”的指导下,形成了“分区统筹、强心育极、对接湾区、联系广深”的空间发展战略。

记者梳理纲要发现,东莞除了将打破镇域发展模式,以“经济区”的理念统筹镇街(园)发展外,还将重点着力于市域交通体系的建设和中心城区的优化提升。按照纲要提出的远期目标,东莞在未来15年不仅能拥有以6条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还会在众星闪耀的名镇中间形成一个高品质的城市中心。

西北组团

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

包括万江、石龙、石碣、高埗、中堂、麻涌、望牛墩、道滘、洪梅、沙田(虎门港)。

纲要提出,以环境再造为抓手,使其重现岭南水乡风貌,建设成为国家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特色区域,珠江口东岸产业优化发展先导区,穗莞战略合作重要平台,加快水乡新城等战略节点建设,承担区域性的生态休闲功能。 

西南组团

滨海新城

包括虎门、长安、厚街、长安新区。

纲要提出,发挥沿海优势,对接深圳前海、西部空巷与广州南沙地区,使其融入湾区。

同时促进穗莞深黄金走廊战略崛起,打造从麻涌到长安新区的沿海发展轴,发展海洋经济,临港现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珠江口湾区的重要支点。

重点是建设长安新区、威远岛等战略节点和长安-虎门-厚街这一黄金走廊。

◆如何优化提升

中心城区是东莞市唯一成规模提供高水平公共服务和环境品质的地区。

纲要对中心城区的发展策略有所转变,将其建设思路由外延拓展转向了调整优化,并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大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品质,推进核心服务功能集聚,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协调,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区域综合服务中心、东莞市行政文化中心、高品质生态宜居城区。

用地结构调整

优先保障生态城市建设用地

纲要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的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53.4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总面积的69%;非建设用地面积68.9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总面积31%。

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主要用于保障城市发展转型所必要的都市农业、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及游憩绿地空间等建设需要。

在加强“三旧”改造力度的时候,改造用地会优先保障都市产业升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用途;逐步清退城市生态节点及廊道地区违建、污染、散乱的建构筑物,疏通沿黄沙河生态廊道、水濂山-广深高速等廊道,修复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改善都市生态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