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南越王博物馆看中国文字演变
卜甲(商代)
“虢仲”鼎(西周)。器内壁有竖款铭文两行五字。
“千秋万岁”文字瓦当(汉)。
东平陵鼎(汉)。
苏轼(宋)
大洋网讯 从甲骨到纸张,从锐器刻写到软笔书写……文字载体变化见证中国文字产生和发现全过程。广东首个《中国文字展》近日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热展,再现中国文字起源和发展全过程。本次展览由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与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同主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支持,展期至2019年3月29日。
中国文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发展阶段,字体及书写材料的不断演变,是中华民族的变革与开放精神的缩影。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曾经记录了汉唐盛世的磅礴气象,也曾随着同域外民族的文化交往而被远播海外。
本次展览分为“镂于金石书于竹帛”“汉魏风骨晋唐法度”“宋元意趣明清流长”三部分,共展出150件(套)文物及辅助展品,包含陶符、甲骨文等多种文字形式,依托陶器、甲骨、青铜器、纸本等多种载质,多个角度展现中国文字经久不衰的魅力。
静水流深:文字与书体的演变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介绍,中国文字产生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数千年来绵延传承,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自源古典文字系统。中国文字承载着浩瀚悠久的中华文明,传播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商代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文字,最早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这里原是商代后期的国都殷,即古人所谓的“殷墟”,距今已有3000多年。当时商王进行一切活动之前,必先占卜,依据占卜结果决定行止。甲骨文的内容,包括了占卜的流程与商王的裁决。
金文即青铜器铭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记录了制造它们的商周贵族姓名或本族的名字,以及制造的时间和缘由,存于宗庙,示之子孙,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各方面情况的重要资料。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剧烈变革,群雄各自称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等人推行“书同文”措施,创制小篆,使汉字形体开始走向定形。先秦古字经过整理,客观上促进了法令的贯彻、文化的传播,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隶书,在汉代成为主流字体。隶书由篆书演化而来,将小篆圆转的线条改为方折,从而使汉字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至此,汉字的象形性彻底消失,而汉字的笔画则逐渐定型。
金石竹帛:文字载体的发展
伴随着文字的演变,传承文字的载体在不断更新,从甲骨到纸张,从锐器刻写到软笔书写,减少了材料的制约,使文字书写变得更加便捷、流畅。
商代使用处理过的甲骨记录卜辞,甲是指龟的腹甲和背甲,商代占卜所用的龟甲,以腹甲居多。骨是指牛羊鹿猪等兽骨,商代占卜所用的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与甲骨文同时或稍晚,人们将文字铸刻在青铜礼器、乐器及其他青铜器皿上,出现了金文,又称“钟鼎文字”或“彝器款识”。
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字的镂刻及书写材料愈加丰富,石质碑碣、兵器、货币、缣帛等作为新的文字载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秦汉时期,大量的文字材料经由玺印与简牍保存下来。玺印即印章,玺印文字主要保留了其主人的姓名与职官信息。南越王墓墓主赵眜随葬9枚玺印,文体流畅,刻凿工整,说明当时统一文字的地域范围已扩展到岭南地区。
唐代佛教盛行,佛经大量结集、翻译,佛教经典抄本中亦多可见时人精湛的书法艺术。雕版印刷术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宗教同样是其进入实用阶段的重要因素。
宋朝文化繁荣,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词这种文学形式更是至此达到鼎盛。瓷枕的装饰艺术也明显受到宋代文学的影响,大量使用诗词作为枕面装饰素材。
明清时期,书法艺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文字相关的研究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印刷术的进步,士人阶层的发展,各类书籍刻印蔚然成风,涌现出大批私人藏书家。中华文脉源远流长,至此又开创了新的境界。
古韵新篇:
广东方言与文字
广东有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三大方言区,是语言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先秦时期,楚方言和吴越方言已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岭南,因而在今粤方言中,许多词义与楚方言或吴越方言接近乃至相同。到了宋代,粤方言已经和今天区别不大了。广东客家方言大体定型于两宋,闽方言在广东约定型于唐代。
无论是在广东“下南洋”的人们与亲人间的往来书信,还是近现代革命党人的宣传资料上,都清晰地保留了粤语的方言特色,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 黄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