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中学考生杨昊光——9岁立志当航天工程师

26.06.2014  12:05

  “同学告诉我这个成绩时,我自己都不相信,非常惊讶!”这是东山中学考生杨昊光知道自己高考成绩后的第一反应。他以674分勇夺今年高考梅州市理科第一,加上之前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获得的奖励分50分,他已基本锁定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专业。

   论文被清大教授看中

  杨昊光是兴宁市叶塘人,父母都是嘉应学院的老师。2005年,正读小学三年级的他才9岁,看“神舟五号”飞天,就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当一名航天工程师研究火箭。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梦想愈加清晰。为此,他经常翻看相关的课外书,关注新闻动态,还动手尝试撰写论文。高中期间,他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三篇论文,其中《离子冲压发动机用于外层大气航天器推进的可能性》有4000多字,耗时半年完成。在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该校专家教授对这篇论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使他后来获得加分50分。

   “父母给我最大自主权”

  高中学习繁忙,还有心思写论文。对一些家长来说,可能这有点“不务正业”。对此,杨昊光告诉记者,父母起初是有点不支持,但只是善意提醒他要安排好时间,并没有加以阻挠。他坦言,在家里,父母给了他最大的自主权,家庭教育一直很民主。

  “他喜欢就好!”他的父亲杨定波说,教育无定法,他们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见他喜欢航天航空,杨定波平时也会买些相关杂志给他看。

   同学心目中的“百事通”

  在学校理化协会,经常能看到杨昊光活跃的身影,并不时制作一些小制作和小发明。他甚至还跟生物老师田良探讨过用生物酶水解水制氢的课题,田良老师称他“创造性思维很强”。班主任曾焕锋则夸他,平时做事很有计划,总是有条不紊、胸有成竹的样子,淡定的态度让他处理起事情来总是游刃有余。而在同学眼里,他就是“百事通”,大家学习和生活上有问题需要帮助,都喜欢找他,而他也非常乐意伸出援助之手。

   充分利用早读45分钟

  说到学习方法,杨昊光坦言并没有什么“武林秘诀”,只要按时高质完成老师发放的练习册就可以了。他认为,学习理科要注重梳理框架,整体统筹;至于语文和英语,积累非常重要。“早读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效果很好。”高中三年,即使是暑寒假,他也一样保持每天早读45分钟。

   拉琴跑步缓解压力

  交谈中,杨昊光显得很健谈和阳光,1.78米的个头更让他看起来非常健硕。他坦言,运动对高中生活非常重要。高中三年,只要天气好,每天下午放学后,他都会去跑步锻炼身体。“出出汗,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可以保持晚上学习时头脑清醒。”除了跑步,杨昊光还时常拉小提琴。闲时,演奏一段音乐,放松心情。他认为,兴趣爱好对紧张的高中生活也很重要,是缓解压力的法宝之一。(李少凤  吴腾江  刘晓娟  黄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