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导演回应任务危险:困难都可克服

18.08.2015  17:01
极速前进》一名身高仅155CM体重仅40公斤的女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节目中的任务看似很难,其实都是可以克服的。朱玲:女导演能完成的任务其实并不意味着嘉宾也能完成,因为我们的女导演是制定这个任务的人,熟悉游戏的规则。

原标题: 《极速》导演回应任务危险:困难都可克服

  新浪娱乐>综艺> 正文

  《极速前进》一名身高仅155CM体重仅40公斤的女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节目中的任务看似很难,其实都是可以克服的。

929311074

1134519511

1193337452

  新浪娱乐讯 “这节目太疯狂了!”、“太变态了!”自《极速前进》第二季在深圳卫视开播以来,类似这样的评价就络绎不绝。高空蹦极、斗牛、水下逃生、爬50米高的软梯……那些在节目里把“能力者”韩庚、丁子高们都逼得叫苦连天的任务,偏偏节目方却号称“这个连我们的女导演都是可以完成的”,不仅令节目嘉宾感到不可思议,也被网友质疑是“空口说瞎话”。真的如此吗?近日《极速前进》导演组透露,导演组还真有这么几名专门“试任务”的女导演,其中一名身高仅155CM体重仅40公斤的女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节目中的任务看似很难,其实都是可以克服的。

   回应“斗牛”任务

   我的眼睛一直不敢离开那头牛

  女导演张弛,出生于1990年,身高155CM,体重更是只有40公斤,但就是这样一个在照片上看似瘦小的女孩,却完成了第二季《极速前进》当中90%以上的任务,堪称“《极速前进》最牛的女导演”。

  对于记者的好奇,电话里传来张弛没心没肺的笑声,“没什么啊,这就是我的工作,我觉得很好玩。你不羡慕我吗?工作就是玩游戏。

  玩游戏?说得轻松!如果蹦极勉强能算是“游戏”的话,那么斗牛、与比自己强壮的男人摔跤、甚至和非洲草原上连鬣狗都惹不起的狒狒亲密接触,就实在是看不出哪点像游戏了。“那你说说你是怎么完成斗牛任务的?杨千嬅可是在那里吃了大亏,被牛给撞飞了!”记者忍不住问。

  对此,张弛首先谈到了斗牛任务时的安保措施:“首先,其实那头牛并不是真正的斗牛,它是头还不到一岁的小牛,之前也从来没有参加过斗牛比赛。它的角也是经过包扎处理的。我们在试任务的时候,先用仪器测算过这头牛在圈内的最大速度,以及计算这一速度下它所能产生的冲击力,专业安全员会按照当时测算的数据来分析这头牛是不是会危及配备了完整护具保护的游戏嘉宾的生命安全。如果超过了安全员的估值,我们会换牛。”另外,张弛透露斗牛场里还会有三个现场安全员。“现场安全员是针对特殊任务,有多年专业此类任务经验的专业人士。斗牛时的现场安全员,其实就是斗牛场内的工作人员,如果牛冲向了躲闪不及的嘉宾,那安全员就会冲上去用大红布把牛引开。”张弛还透露,医生也在现场待命,而他们的救治措施也是有针对性的,“医生都会提前拿到我们的任务方案,跟我们一起开会,看有哪些任务,需要什么样的医疗,作出专业的风险评估。

  “既然安全保障如此完备,为何杨千嬅还会受伤?”对于记者这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张弛拿自己试任务时的经验做出了侧面解答,她说:“我在完成斗牛任务的时候眼睛一刻都不敢离开那个牛,我怕它忽然冲过来顶我。”至于杨千嬅受伤的原因,她认为主要是因为杨千嬅被牛顶到了后背,“她的体重比较轻,然后一直没有注意看牛的位置,被牛从后面顶的,缺乏准备,所以被顶飞了。当然,据我了解实际上后来经过医生的检查,她受到的只是擦伤,并没有瘀伤和挫伤。

   回应“爬软梯任务

   体重轻的反而占优势

  在《极速前进》“谁是勇士”的任务中,嘉宾需要借着软梯爬上几十米高的城堡。该任务最后只有丁子高一人拼尽全力才得以完成,就连韩庚这样的“能力者”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也被网友称为“无法完成的任务”。但这样的说法让张弛觉得相当诧异,她甚至无法理解为何《极速前进》中的明星们只有丁子高一人成功,“可能我比较轻的原因吧,用手抓、用腿蹬,我只用了五分钟就上去了”。对于之前节目中有显示张弛在试任务时中途喊累请求暂停的画面,她解释说:“中间手酸,所以喊了一声,呆了几秒觉得还得爬,所以又接着爬了。”顺手,她还晒出了两张节目组测试任务时的资料照片:其中一张显示,她在接近城堡三分之二高度时,手机上的计时显示是3分57秒;而另外一张更接近城堡顶端的,计时显示是4分钟整,足见“5分钟爬上去”所言非虚。

  张弛说:“其实对于爬上去了这件事我也自我怀疑了很久,因为确实没怎么费力就上去了,后来嘉宾们很多没完成我其实还挺生气的,因为我想不通为什么那几个大男生爬这个却完成不了。后来有同事帮我分析,这个任务就是体重越轻的人越占优势,越轻手上的负荷也越低。越重的人,绳子也晃得越厉害,不易掌握使劲的方向,所以张芸京爬得比肖央还高很多嘛。

   回应“摔跤对抗

   京棋组合并未违规

  《极速前进》作为全球竞速节目,很多任务都考验了嘉宾的体力、耐力,而本季节目中邓紫棋和张芸京作为唯一一组纯女性的组合,在很多人看来相当吃亏,尤其是类似于“摔跤”对抗时,直面筷子兄弟这样的彪形大汉,“京棋”组合体力上的弱势就更加暴露。

  对此,这位女导演坦言,对她来说“摔跤”任务是最难的一个,但她同时强调,这个任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摔跤比赛,“完成其他任务时,有时我会杀气很重,直到在摔跤的时候,我才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女子。对于男女对抗是否公平我们之前也有所考虑,出于这个考虑,我们要求嘉宾赛前要在身上抹油。这样女生吃的亏会少很多,因为男生抓不住女生,女孩子很容易挣脱,我们套用了油脂摔跤的概念。”张弛透露,她试任务时是采取的男女VS男女的测试方式,自己几度从男对手的手中挣脱,不过她也坦承这个任务女孩的确要比男孩吃亏,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靠“溜走”并不能让胜利的天平发生倾斜,“只能说,女生并不是没有机会”。

  在摔跤比赛中,“京棋”组合曾在筷子兄弟面前又哭又闹、连踢带踹导致筷子兄弟主动“让赛”。在女导演看来,这样的做法并非违反规则,而是克敌制胜的一招美人计,“我们不限制用任何方法,只要摘掉对方的腰带就算获胜。最初我在测试这一项目的时候,也想过用这一招,但后来杀红了眼就作罢。我觉得这其实是她们的方式,有这样的条件,为什么不用呢?

   爆料:明星无法完成任务源于心态

  尽管张弛反复向记者强调,所有的任务都经过反复测试以证明是可以完成的。但实际上,本季节目嘉宾“放弃任务”的次数确实有点多,在嘉宾们的眼里,一些任务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张弛认为,能否完成任务,与嘉宾的心态有关。她举例说:“去年好多任务明星都是玩了好多次一直失败。钟汉良和辰亦儒撞雪人、周韦彤打西瓜、白举纲玩橄榄球……这些对他们来说都快到了崩溃的极限。但他们坚持不放弃,跟自己死磕、跟游戏死磕,最后完成的那一刻,真的所有人眼泪都流了下来。”她继续举例:“筷子兄弟搬盐那一段,他们搬了55袋才成功,所以也是把自己逼到了一个点。如果搬到54袋就放弃,是不是也觉得很可惜呢?这一季他们自己完成不了,可能是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实际上真的是可以完成的。逼一下自己,跨过去就成功了!

  -----------------------------------------------------------

  总导演:女导演能完成并不代表嘉宾也可以

  “女导演能完成的任务其实并不意味着嘉宾也能完成,因为她们是制定这个任务的人,熟悉游戏的规则。”《极速前进》的总导演朱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并没有将“女导演能完成的任务”与“嘉宾能完成”划上等号。她向记者介绍了《极速前进》任务设置过程中更严谨的一套流程。原来这档购买了美国《The amazing race》版权的节目,在任务设置的流程上已经完全与原版接轨,每一个任务的最终产生并非仅以“女导演能够完成”为标准。

  记者:很好奇,为什么那么瘦弱的女导演能够完成的任务,嘉宾却完成不了?

  朱玲:女导演能完成的任务其实并不意味着嘉宾也能完成,因为我们的女导演是制定这个任务的人,熟悉游戏的规则。游戏该怎么玩,她们在设计这个任务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很多种方法。所以,嘉宾完成不了其实是正常的。

  记者:那你在制作这个节目的过程中是如何确定哪些任务是嘉宾能够完成的呢?

  朱玲:《极速前进》的版权是来自于美国原版节目《The amazing race》,后者在制作流程的各方面都有一套严格而成熟的流程。具体到任务设置,我们的流程是这样的——任务设计出来之后,我们会先开会探讨任务的可行性、趣味性和所考验的能力范围,避免出现完成不了、任务枯燥和一期节目中考验内容过于雷同的情况;其次,我们的导演团队会提前一周的时间前往拍摄地点,与当地的地接公司一起在拍摄地完成任务所需的搭建;然后我们的试任务团队会按性别及身材来分组试任务,在全部人员都能完成的前提下,我们会请当地不同性别、不同身材的素人前来体验任务,在这两轮试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根据情况对任务进行调整,直到通过率达到100%。

  记者:感觉今年和去年的任务相比,好像更刺激了?为什么会如此?

  朱玲:是的,但其实内核都是一样,就是要考验嘉宾的极限。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触,去年我们的游戏其实也难,它难在并不是一个看上去刺激的方面,而是你真的要去了反复试验和尝试才能完成。因为本来《极速前进》就是一个考验极限的节目,是在于考验你在某一个项目上的极限,有可能是你的忍耐度,也有可能是你的体力或者是记忆力等等。如果你坚信它能完成,是总可以实现的。如果你在一开始就抱着‘为什么这个游戏这么难?我肯定完成不了!’的心态,中途放弃了,在观众看起来就会觉得这个东西其实是导演组在整他。但是如果真的把游戏设置成大家一试就会完成的,那到底考验了他什么呢?他突破了什么呢?其实什么都没有达到。

  记者:去年有嘉宾的嘉宾似乎更懂得节目需要什么?

  朱玲:去年钟汉良、李小鹏、陈小春、郑伊健等人,他们面对节目的状态都是一样的,就是一定会坚持到最后,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况,他们都知道任务是可以完成的。我觉得去年的嘉宾大都是熟悉《The amazing race》的。他们明白,我们既然设置了这个游戏就代表着他们肯定可以完成,只是他们没有找到方法或者是没有做到极致。实际上,我们做节目的动力和成就感也是来源于嘉宾们的这种反馈。如果嘉宾遇到任务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任务我肯定完成不了,肯定是你们导演组搞我”,他不是去积极面对和去解决的,那我们做节目的人就会觉得,我们这些经过无数心血来设计,反复来论证任务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竞争性的那些工作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整个节目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的本意是让嘉宾们在我们节目中是有收获的。比如说上一季的钟汉良,最后一场比赛之后,他对着我们的镜头足足说了两个多钟头都没有完全说完自己心里想要说的话,最后还起立向所有导演组的成员鞠了三次躬,说“谢谢《极速前进”这是由心而发的。

  记者:“可以完成”毕竟是理论上的,如果嘉宾一直完成不了呢?

  朱玲:其实我们的任务并没有给嘉宾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像上周五播出的荡秋千任务,筷子兄弟刚开始尝试的时候觉得做不到,但是他们很聪明,马上就换了方法,他们歪着来荡秋千,肖央还用踹王太利的方式来给他加力,他们知道如果这种方式做不到的话可以想办法去尝试其他的方式,我很欣赏他们,因为他们证明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完成不了,关键是你抱着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责编: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