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铭:参加《朗读者》想传达的是不吃野生动物就是最好的保护

16.03.2017  11:25

林兆铭一个人需要照顾救护中心内的300多只动物。记者李应华摄

从“一个人的动物园”走到朗读台

近日央视节目《朗读者》热播,作为受邀朗读嘉宾之一、来自广州的林兆铭,选择的是美国作家梭罗的自然主义名著《瓦尔登湖》中的一章《冬天的禽兽》,献给与他日夜相伴的动物朋友们,因为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广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饲养员。

救护中心日常由林兆铭一个人打理,此前也被媒体称为“一个人的动物园”,这里有林兆铭的300多位“朋友”——接收回来的动物只要是本地物种,复原之后就会择地放生,而外来物种和部分伤残的动物就只能一直养在救护中心,林兆铭主要的工作就是照顾它们。

1800个日夜与动物相伴

从2012年起,林兆铭就在位于帽峰山麓的救护中心工作,负责动物的接收、救护、饲养、繁育,还有执行巡山任务,监测野生动物疫情等,如今已守护这些动物约1800天。

每天,林兆铭都要重复同样的事情。6点起床洗漱吃早餐,7点清扫动物笼舍,准备80斤左右的食物,分两顿给动物喂食,一次就要花两个多小时。

说到喂食,林兆铭再熟悉不过了,“每天要准备五六只鸡,喂秃鹫、鹰等猛禽;准备五谷杂粮,喂鸭子、天鹅;准备瓜子等带硬壳果仁类食物,喂100多只鹦鹉。每周还要喂两次苹果,给它们补充维生素。

广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自2011年投入使用以来,这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只(条)动物进进出出,单是去年查没、市民救助的动物就有3000多只(条),林兆铭都喂养过、治疗过、守护过。现存的这300多只(条)动物,大多数是外来物种,不能在本地放生,林兆铭要日夜照顾。广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林兆铭要兼顾的工作还有很多,这里时常接到来电,要外出救助动物,单是去年就有230多起。

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在农村长大的林兆铭,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喜爱动物,这也让他从18岁开始,就选择了日夜与动物为伴的工作。他很喜欢梭罗《瓦尔登湖》里的一句话:“你不觉得它们是禽兽,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这也许就是林兆铭对动物最原始的感情。

长久守护,日夜相伴,也让林兆铭对这个特殊的家中每个成员的脾性一清二楚,哪几只猕猴最调皮,哪些蛇龟动作最缓慢,哪几只动物凶猛却很怕他,他都了如指掌。

林兆铭最喜欢的动物是鹦鹉,因为它们会学舌,因此也出了不少趣事。林兆铭出去接收动物时,中心还请了另外一位阿姨替他喂养动物,阿姨时常在鹦鹉面前称林兆铭“小林”。后来笼子里的鹦鹉看到他,也叫“小林、小林”。

由于工作需要,林兆铭常常住在救护中心内,每月只能回家一次,妻子女儿一个月来一两次。“会感到孤单吗?”不少人都问过林兆铭,“不会,已经习惯了。”他憨笑道。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广东被认为是最大的野生动物消费地,几乎每天都有野生动物被走私、收购、出售,还有的野生动物被非法养殖、无情遗弃等。而这无一不让林兆铭和同事们痛心疾首。

林兆铭说,他参加《朗读者》节目,其实最想传达的内容,是不吃野生动物就是对野生动物最好的保护,“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可是,他却有些埋怨自己表现不够好,现场紧张得没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实,林兆铭很清楚,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单薄,所以他一直呼吁大家都要爱护动物,“尤其是不能吃蛇、猴、鸟等野生动物,它们也是生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被破坏了,人的生存也会出问题。

根据广州市野生动物的救护需求,该中心还将继续改善野生动物救护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将向科普基地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不断增加人员配备。“可是,像林兆铭这样真心守护动物的人太少了,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救护中心的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

(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云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