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荣:民间文化的力量

09.03.2016  22:09

  要知道民间文化的力量,就去看看广东珠三角地区的观音开库。

  每年的农历正月廿五到廿六,不用邀请,无须宣传,来自珠三角地区、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十多万人,自发来到顺德容桂的观音堂朝拜观音,祈求一年的好运。

  正月廿六凌晨,置身于人流滚滚的白莲公园,我们不禁惊叹传统文化的号召力,一夜之间竟可把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人口搬个来回;一个老太太平时会为几毛钱和菜贩讨价还价半天,但这时她可以花几百元专程打的来此祈福许愿。

  这就是民间文化的力量。

  也许深受“文革”的影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包容度还不及对西方文化的包容度大。媒体对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西方节日兴趣浓厚,而对自己一些历史悠久的民间节日却躲躲闪闪,怕被人指责为迷信。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我认为指责观音开库这样的民间节日为迷信显然是过于草率了。经过了“文革”,中国人经过了反思,用一种文化来统一十几亿人的思想是不现实的,也是危险的。只有多元的文化和谐相处,我们的社会才能安定祥和。从当今世界上一些局部地区的战争来看,文化的冲突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化归属对于人类的重要,任何对文化的漠视都是无知的。

  顺德特别是容桂对传统文化是包容的,这从对观音开库民间节日的安全保障和秩序维护上就可以看出。每年这个时候,容桂政府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保障群众的安全。确实,十多万人如潮水般拥来,对政府的压力是很大的,其间稍微有个闪失造成的后果都是难以想象的。但我们的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给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正因为安全有了保障,群众也能放心地来容桂,参观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从容桂观音堂在珠三角群众中的地位,我们也看到民间文化的价值,特别是在旅游方面的开发价值。据了解,容桂街道办已计划整治白莲公园的环境,让参观者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我想,开发好观音开库这样的民间文化资源,对地方来说应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本文摘自《社会的体温》,林德荣著,花城出版社,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