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礼腾:重现曜变天目 追梦路上创新不停

07.03.2016  03:19

林礼腾:追梦路上 创新不停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真诚·沟通》栏目播出一则公益宣传片《追梦老人》,讲述潮州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林礼腾“追梦圆梦”的故事。林礼腾一辈子跟陶瓷打交道,在陶瓷艺术中不断探索创新。林礼腾说,自己的每一天,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灿若星辰,变幻莫测。这些色彩斑斓的瓷器,就是在林礼腾手中复活的“曜变天目”。“曜变天目”釉烧制技艺自南宋便已失传,700多年后在瓷都潮州浴火重生,缘于林礼腾20多年前在日本的那一场“邂逅”。

  【同期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林礼腾:当时去日本的东京博物馆,看3个窑变天目釉小碗,很漂亮。它的说明是说这3个小碗是福建建阳烧成的,这门技术到现在已经失传了七、八百年。我就心动了,失传的东西怎么做不成?一定要把它(研究)出来,自己再加以创新,这件事我的构思就是这样的。

  复活“曜变天目”釉谈何容易!同行的人告诉林礼腾,国内好几个陶瓷产区都想尝试恢复“曜变天目”釉烧制技艺,但都没有成功。

  【同期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林礼腾:中国人非常聪明的,怎么不能把它再造出来?我这个人比较好奇,也有一种爱好,我要做一些难度高的东西,你有我也有,做出来没什么意思,这是我一辈子做陶瓷的爱好。我想,既然做不成功,我就慢慢来试试看。

  从日本回来后,林礼腾把时间都投入到“曜变天目”釉的研制中。他白天忙陶瓷厂的生意,晚上就和技术人员一起搞技术攻关,投入的精力和资金不知多少。

  【现场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林礼腾:配方要配什么东西,研磨的时间要多久,都不能忽视的,做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没有亲力亲为,非常难。

  “曜变天目”釉烧制极其复杂,原料调配的微小误差,窑炉温度的瞬息变化,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林礼腾只能自己一点一点摸索。

  【现场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林礼腾:看,浆能拉丝,拉得直垂下来,不会断掉,能拉丝说明这些陶土的粘质,以及配方能达到我的(要求),这样做陶瓷才能成功,不然是做不成。

  几年中,林礼腾遭遇了无数次失败,亲手砸烂的失败品不计其数。凭着对“曜变天目”的热爱,他咬牙坚持,反复调配原料、调整窑温,不断总结经验。2003年,第一个“曜变天目”直身瓶终于在林礼腾手中诞生,也宣告了“曜变天目”釉烧制技艺在潮州成功复活。

  【同期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林礼腾:我整整花了13年,13年研制才烧出这几点(曜点)出来,我高兴了好几个月,非常高兴,心里说,对了!

  林礼腾并没有停下求变求新的脚步,之后,他继续潜心研究,不断创新方法,解决了传统釉易沾底、结晶不均匀等缺陷,并成功研制出“曜变黑天目”、“金天目”等新系列,大大丰富了“曜变天目”的艺术种类。

  【同期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鉴赏委员会主任陈衡:(“曜变天目”)可以说是潮州陶瓷的一个名片,继承了传统的釉色,而且发展了、增加了很多品种。

  【同期声】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汤重熹:把天目曜变恢复到这种地步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国家传统陶瓷艺术里非常精彩的一面,得以再次呈现。

  林礼腾还有另一项拿手的技艺——烧制巨型瓷盘。1.72米、1.98米、2.15米,近几年,他制作的瓷盘直径纪录不断刷新。最近,林礼腾又向2.35米的新纪录冲刺。而且,这一次他准备将“曜变天目”釉运用到大盘上,烧制出独一无二的 “曜变天目”巨型瓷盘。

  【现场声】好,不错,成功!成功!

  瓷盘开模定型这一天,林礼腾亲自坐镇指挥。

  再过几天,巨型瓷盘就要入窑烧制了,这是林礼腾追梦路上又一个崭新的起点。

  【同期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林礼腾:现在这些东西做成功了,就要再创得更完美,不管70岁、80岁,我永远是无止境地的,难度再高,在哪里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如何来克服。中国(曜变天目)失传七八百年,重新把它创造出来,有这句话就足够了。

  来源:潮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