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余“舞林高手”竞技东莞市首届交谊舞大赛

07.03.2016  10:52

选手在比赛现场展示舞技。(记者 曹雪琴 摄)

东莞市首届交谊舞大赛圆满落幕,各大奖项一一颁出

东莞时间网讯 3月6日,东城体育公园篮球馆内人气火爆,舞姿曼妙,“全民炫舞  精彩人生”东莞市首届交谊舞大赛在这里举行,并在当晚举行了颁奖舞会。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出席活动。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大赛各大奖项一一揭晓。最终,许飞、谭凤琼等获得交谊舞名次赛金奖,顿军、曾亮英获得国标舞名次赛金奖,林锦星、李丽获得交谊舞等级赛成人组金奖,陈可欣、李鑫、赵晓君、黄悦、王雅文、李欣等获得交谊舞等级赛少年组金奖。

大赛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 新闻 出版局指导,市文化馆主办,市舞蹈家协会、市国际标准舞协会承办。

首次举办市级专业交谊舞大赛

交谊舞起源于西方,是国际性的社交舞蹈,又称舞厅舞、舞会舞等。自16、17  世纪起,交谊舞已在欧洲各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活动,故有“世界语言”之称。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交谊舞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所以它又被称为“国际舞”。

近年来,东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设施条件优越,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广场上的文化活动,特别是群众自发的舞蹈培训和交流学习活动参与度不断升高。

为进一步丰富市民业余生活,普及高雅文化艺术,营造良好的交谊舞交流学习氛围,为市民提供一个 娱乐 、展示的活动平台,我市文化部门根据群众的需求,精心策划了首届交谊舞大赛。这也是我市首次举办全市性、专业性的交谊舞大赛。

参赛人数超过600人

本次大赛自去年年底策划启动,历经6个月的筹备、实施与推广,参赛人数超过600人。为鼓励市民更加踊跃参赛,市文化馆还邀请了专业交谊舞教师进行赛前培训,提升参赛水平,共有300多名交谊舞爱好者参加了培训。

大赛分交谊舞和国标舞两类。根据比赛项目的数量分“名次赛”和“等级赛”两种评奖办法。其中,交谊舞比赛分十个组别,国标舞比赛分四个组别进行。

为了提高参与范围和热情,大赛设置了成人组、少年组,同时,50周岁以上的市民也可参加。在比赛内容方面,慢三、慢四、伦巴、吉特巴、三步踩、华尔兹、探戈、恰恰、牛仔等均有涉及。舞伴方面,既可男女搭档,也可女女搭档,还有团体舞。

参赛选手为大赛点赞

在当晚的颁奖舞会上,除了颁奖,大赛获奖选手、到场嘉宾及市民交谊舞爱好者更在优美的音乐下,邀请搭档,一展舞姿。

凭借在国标舞名次赛A组中的优异表现,来自石龙的曾亮英和搭档拿下金奖。“非常开心,非常享受比赛的过程。”曾亮英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国标舞爱好者,断断续续练了10多年,听说有比赛,就报名来参加了。在她看来,跳舞是一项十分 健康 的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愉悦身心。同时,她也为本次交谊舞大赛点赞,认为大赛不仅为广大交谊舞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交流经验、互相促进的平台,而且涌现了一批交谊舞人才,提升了市民的交谊舞水平,希望大赛一直办下去,越办越好。

此外,颁奖舞会上的诸多节目,如拉丁集体舞《终点站》、黑管独奏《哈巴涅拉》、大提琴独奏《蓝色多瑙河》、双人拉丁舞表演、女声独唱《春天的芭蕾》等,也让现场市民大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