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枚公章“革”进国家博物馆(1)

17.11.2014  08:45

  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见证封存109枚审批公章。刘震 摄

  11月15日,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搬走天津滨海新区109枚封存审批公章。新华社发

  11月15日下午1时,一辆黑色轿车,从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的办公楼出发,两个多小时后,它驶入了天安门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车里,是109枚已经废弃的公章。“这些公章是政府简政放权的生动见证,也是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史的重要文物。”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专程赶到天津接收这些公章。

  从外形上看,这些公章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们中的绝大部分由木头或塑料制成,最大的有拳头般大小。有些印章使用了多年,红墨的印迹已经侵入到木头的纹理中。它们都被封存在一个长方形的透明玻璃箱子里,上面贴着一张白色的封条。

  为这些公章贴上封条的人是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张铁军,而见证这一封章过程的人,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那天是9月11日,李克强赴天津考察调研,其中一站正是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的办事大厅。4个月前,滨海新区成立了全国首个“行政审批局”,将分散在18个不同单位的216项审批职责归并到一个部门,由1枚公章取代了109枚公章。

  在服务大厅里,李克强走到这些被摆放在透明箱子里的旧公章前,仔细向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张铁军询问了这项改革到底有哪些效果,能为老百姓减少多少办事成本。最后,他看着张铁军为装满公章的玻璃箱贴上一张写有当天日期的白色封条。

  “这些公章今天被贴上了封条,就绝不能再打开,再也不能变相给老百姓‘设门槛’。”李克强叮嘱道。

  这是李克强的行事风格。事实上,自就任国务院总理起,他就坚定表示出要将那些冗余的政府审批权“关进笼子”的决心。他不遗余力推动简政放权,并将此视作本届政府的“当头炮”。他在许多场合表达出对于公务人员“迷恋”审批权力的反感。有一次,在国务院常务会上,他公开批评有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会批不会管”,“好像只会在办公室‘画圈’”。

  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曾经统计过本届政府成立以来,李克强总理以及其他国务院领导同志对这项改革的亲笔批示数量——150件,几乎平均每4天就有一件。过去一年多来,国务院已经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有人甚至用“风暴”等字眼来形容这场改革的强度。

  在一些观察者看来,李克强赴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的行程,再一次彰显出他大力削减审批权力换取改革红利的决心。在见证封章的前一天,李克强出席在天津举办的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面对多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国总理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争用更短的时间完成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5年任务。

  他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未有穷期,政府要带头自我革命,“开弓没有回头箭”。

  把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就是改革的最大红利

  李克强总理离开后不久,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办公室主任匡令凡便接到国家博物馆的一个电话。对方提出想要收藏他们“革命”掉的109枚废弃公章,并表示,有意将这些公章纳入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

  这让匡令凡想起,总理在考察现场,曾再三叮嘱“这些公章一旦封存绝不能再打开,要让它们彻底成为历史”。

  “而国家博物馆当然是最恰当的归宿。”匡令凡说。

  将废弃的审批公章从政府机关“”进国家博物馆,并没有花费太大的周章,但拿掉政府部门冗余的审批权力,却绝非这么简单。

  9月17日,李克强总理离开6天后,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便迎来了北京的一个考察组。组长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具体牵头单位中央编办的一位副司长,成员包括中央编办和国务院法制办的两名副处长与一名干部。这已经是国务院审改办第二次组织考察组专程来访。“关心的都是改革里最实在的问题。”这是张铁军对于考察组最直观的印象。

  没有客套话和多余的寒暄,在将近两小时的内部调研会上,考察组提出的问题十分直接。比如,条块管理会不会出现衔接问题?被改革部门不愿意放权怎么办?保留的审批事项里有没有藏着子项?一切都围着“审批”二字展开。

  “实际工作里,咱们有没有发现一些审批是根本没有必要的?有多少是还可以再干掉的?”一名年轻的副处长举起手,做了一个挥刀的姿势。

  事实上,自本届中央政府组成以来,简政放权的脚步就一刻也没有停歇。2013年3月17日,刚刚就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在两会记者会上首次“亮相”便郑重承诺:本届政府要将国务院各部门现有的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至少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李克强当场表态,“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一天后,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常务会议,主题就是研究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我认为这是很有政治家眼光的一次长远部署和改革布局。”一位亲历简政放权改革的政府官员分析道。“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期的关键节点上,到底应该以什么方式促使中国经济更健康发展,答案已经十分清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让市场配置资源。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另外,十八大以来,中央抓作风建设,加快了依法治国的步伐,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另一指向就是制度反腐,这本身就是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重要途径。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国务院不下20次的常务会议,研究的事项与简政放权相关。

  在“有意见说意见,客套话免说”的常务会上,李克强多次以直接的说话风格,表达过他对这项改革的决心。

  今年6月的一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举起手中的材料,请参会者“认真读一读”,“这里面列出的有些审批事项,设立8年来,竟连一次申请都没受理过。说起来都好笑!”同样是在这次常务会议上,当讨论到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时,李克强指着一项即将被取消的职业资格,询问一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国际商务专业人员资格证’是做什么的?你有这个资格许可吗?”这位负责人摇了摇头,会场响起一片笑声。李克强也乐了:“你可是我们的国际贸易谈判首席代表啊!连你都没有资格,这个资格许可不是莫名其妙吗?

  一个月后,李克强到山东与新创小微企业经营者座谈,当场部署了包括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在内的三项工作。这场座谈会的讨论甚至一直延续到返回北京的火车上。在轻晃的车厢里,李克强把国务院相关领导及随行部门的几位负责人召集到一起,又明确了一遍工作的具体部门分工和落实路径。他说:“把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力释放出来,这就是改革的最大红利。

  就像是跳高一样,越往上跳,每高一厘米就越难

  提出过希望保存这些公章的单位不止国家博物馆一家。张铁军记得,滨海新区档案局的工作人员来审批局进行档案管理培训时,也曾专门提出,这些公章应该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标志物进行存档。

  “无论最终被哪个单位收藏,这些废弃的公章终究会有一天归入历史。就像安徽凤阳小岗村那些村民的血手印一样,人们看到它们就会想起中国曾经进行过的这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张铁军说。

  封存109枚公章,只不过几十秒时间,而把109枚公章运往国家博物馆,也不过两个多小时时间,但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艰难与复杂,却远非这么几十秒和两个多小时可以形容。

  从2001年10月成立行政审批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算起,至今已经走过13年时间。

  如今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在过去已经取消下放2000多项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可以说是一开始就进入了深水区。”曾经调研过多个省市和部委改革状况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以此形容本届政府行政审批所面临的艰难困境,“就像是跳高一样,越往上跳,每高一厘米就越难。当然,一旦突破,意义也就更大。

  “说实话,这次改革确实不容易。改了多少年,到现在这个份上,挤掉那么多水分以后,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你可想而知这个难度。”国务院审改办的一位负责人几次用了“硬骨头”这个词。

  “但这一次,总理的改革决心真的很大。”这位负责人说,以往的改革中,牵头部门主要起协调作用,往往要有一致意见才能再往上报,“到第六批、第七批了,怎么协调也不一致怎么办?现在是非常规协调机制,国务院领导拍板,不同意也要往上报。

  在今年3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到一周前刚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时用了“时不我待”这个词。他明确表态,今年要“再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我跟你们‘交个底’,这个任务难度很大,但必须完成!”李克强态度坚定,“我们必须要充分依靠市场力量、激发社会创造的潜力。”一位在场的国办工作人员记得,讲到这里时李克强加重了语气说,“希望我们的一些同志,不要贪恋手里那点小小的权力,阻碍政府工作的大目标,那样做得不偿失。

  “搞这种‘放权’改革不容易,除了决心以外,总理抓这个工作其实是很有章法的。”前述国务院审改办那位负责人回忆,去年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电视电话会议,专门要求国务院所有处级干部都要参加。“在我的印象里,国务院总理给处长们就一项工作作动员是罕见的,我觉得这个安排很细心,其实就是给所有参与改革的人一个思想动员,把改革氛围和基础给夯实了。

  要改革,这个清单就必须公布

  提起本届政府力推的这场改革,许多人都曾高度关注过2014年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当时会议决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全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除公开的事项外,各部门不得擅自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向审批事项的“负面清单”管理方向迈进,逐步做到审批清单之外的事项,均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定。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形容当时的舆论反应:“这是以前没有过的,这个清单公开,就意味着以后的取消和下放都是在这个框架内进行,你别给我边减边增了,也别给我拆解或者合并同类项了,社会上都在看着呢!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用“晒权”倒逼改革的想法,最早是源于国务院审改办的一次内部讨论。

  “一位负责审改工作的副主任第一次开会就提出要实事求是,不能假改革,要改就真改。”一位参与改革方案设计的干部回忆,“有一位同事就提出,在审改工作里经常发现边减边增或者改头换面变相审批的情况,要改革,这个清单就必须公布,如果你不公开又变来变去,老百姓看不到你这个改革。最终我们把这个想法汇报给了国务院领导。

  审改办用了8个月左右时间,通过“三下三上”,与各部门反复核实,最终汇总形成了一份中央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与以往不同,这个“权力清单”的确定首次引入了第三方评估。一位审改组成员介绍,如今审批事项该不该取消、能不能下放,必须要经过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企业协会和服务对象、专家学者这“三关”评估。“这就不再是政府内部自拉自唱。有时候部门和我们都觉得应该,但专家组就不同意,说不能取消。也有时候部门说我这个下放给地方政府行不行,专家组说你别下放了,直接取消得了。

  在正式公布“权力清单”之前,国务院审改办曾经开过一次大会,参会者是国务院各部门负责审改工作的司局级负责人。会议开了一整天,上午是对下一阶段改革的全面部署,下午是就各部门的底数和清单当场一对一沟通。

  2014年3月17日,国务院审改办在中国机构编制网正式公开“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汇总清单”,涉及国务院60个部门正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共1235项。这是中央政府首次统一集中晒“权力清单”。此前,国家安全部、国家保密局和国家密码局3个部门因没有门户网站,没有对外公开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本次一并公开。

  “这次是真的对自己‘动刀’了。”一位长期参与审改工作的官员表示,“这是很有含金量的一项举措,就是要真改革,不搞假改革。

  某种意义上,处在改革第一线的各部委的状态,就是这场简政放权风暴的缩影。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杨洁介绍,从2001年到2012年,发改委一共取消、下放和调整了67项行政审批事项,而在自去年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就取消、下放了44项。

  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则将农业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过程比喻为一场“确实割了肉”的自我革命:“我们取消下放的比例,从最初的33%,提高到后来的45%,直至现在的53%。

  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

  镜头再次回到总理来考察的那天下午。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的办事大厅内,27岁的邹萌正在窗口递件,忽然发现旁边的人都往大门口看。她一扭头,“总理走进来了!”邹萌赶紧用手机拍了照片发到朋友圈,“一下子就炸了,收到100多条回复”。

  “你是来办企业设立注册的?过去叫工商执照,是来拿执照的,是吧?”李克强见证完封存旧公章,就来到邹萌所在的10号窗口。

  总理一边和这个初次创业的年轻人聊天,一边反复询问陪同的办事人员,老百姓要拿到这个执照,要不要交费,还有没有其他的前置审批需要办理。

  此前一天,李克强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致辞中曾说,要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

  今年3月底,李克强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考察时,曾到访翁牛特旗工商登记所,随机询问一位前来办证的市民,各项手续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位市民告诉他,工商登记改革后企业注册流程简化了,但前置审批依然存在,比如自己要注册一家粮食流通企业,仍然需要先跑粮食局办理审批手续。

  在后来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专门提到这件事。“我们有些前置审批根本就没有必要嘛!”他说,“粮食局的职责本来是在市场短缺的情况下进行调剂,现在粮食市场早已放开了,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卖粮难,为什么办这个企业还要粮食局审批?

  事实上,除了继续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一系列更为深入的改革举措也相继推出。

  比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比如,1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比如,探索实行“三证合一”的登记制度。

  “单纯取消、下放一部分审批事项,可能整体市场的感受还不会有那么快,但是像这种系统性的整体改革一出来,企业的感受就很深了。这真的是围绕着市场需求在做文章。”天津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连庆评价道。

  一系列数字可以佐证改革成效。今年1-8月,我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800多万户,其中3-8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61%,出现“井喷式”增长,带动1000万人以上就业。

  改革没有完成时。11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为简政放权改革定调,目标直指根除“审批依赖症”。会议决定,削减前置审批、推行投资项目网上核准,为加快办理速度,同一部门实施的多个审批,实行一次受理、一并办理。

  “我的理解是,等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这个单子相对稳定了,改革就会向规范审批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继续深化。”国务院审改办一位官员这样说。

  A08-A10版采写/赵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