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五年重出江湖 听84岁“果敢王”讲缅北局势

29.12.2014  10:52

彭家声(左)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从11月19日缅甸政府军炮击克钦军校,造成多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民地武”)受训学员23死16重伤起,紧邻云南的缅北大地枪炮声不绝。12月28日下午,克钦独立军在帕敢与缅甸政府军发生激战。截至28日,缅甸政府军与“民地武”之间不同规模的战事仍在进行。在这场重新燃起的战火中,5年前被缅甸政府军击溃逃散的“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奇迹般地东山再起,多次与政府军交火,打死打伤包括营级指挥官在内的数百缅军官兵,压迫驻扎在果敢地区甚至萨尔温江以西勐波地区的政府军。缅北战事是否会迅速升级?重燃的战火会对刚拉开序幕的缅甸民主选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缅北有巨大投资利益的中国是否会被波及?中缅长达2185公里的边界将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从国际视野消失5年的缅北传奇人物、有“果敢王”之称的彭家声等缅北“民地武”要员,日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独家专访,逐一解读缅北烽火引发的上述焦点问题。这也是彭家声5年来首度接受媒体采访。

   彭家声:我们又见面了

  12月22日,缅北某地,一幢被椰子、荔枝、菠萝蜜、枇杷树环绕着的普通民宅,“果敢王”彭家声中气十足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5年前在枪炮声中跟你聊了40分钟电话,5年后咱们又在枪炮声中见面了。

  除了面前摆的一盆炭火,清晰的逻辑思维,准确的记忆,以及有力的握手,很难让人相信眼前的“果敢王”已经84岁了。“这5年来,说我的版本实在太多了”,彭家声笑着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有说我染病不行的,流亡泰国当寓公的,被缅甸政府招安养老的……可我现在不正坐在你跟前嘛!

  彭家声似乎更愿意谈与缅甸政府军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新战斗:“经过5年的卧薪尝胆,我们的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现在又有了上千人马和刀枪,可以跟缅甸政府军对阵,直到收复果敢为止。

  从11月19日缅军炮击克钦军校重燃缅北战事起,彭家声和他儿子、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司令彭德仁接连指挥属下武装与缅军交战。“深入敌后,展开运动游击战是我们军队最重要的战术”,彭家声一边熟练地在空白信纸上画出对阵双方的示意图,一边向《环球时报》记者解释说:“插入萨尔温江以西,也就是江西地区的部队已经吸引了缅甸政府军第11野战机动师、第77师和第88师等4个主力师的兵力,26架俄制无人侦察攻击机,一级战备的缅甸空军,以及果敢、勐波、勐古、南壮一带的民团。”彭德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众所周知,缅甸政府与缅北民地武和谈原计划12月21日至23日举行,可政府军却率先向克钦军校开炮,然后又派重兵进剿果敢及邻近地区的果敢军,这才是我们不得不出击的原因。

  从前线回来休整的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何营长,于12月9日至13日在南壮地区击溃缅军两个营,击毙缅军215营营长及属下百余人,据称致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兰惊叹:“此役之惨烈即便在缅共时期也罕见。”何营长向《环球时报》记者详细讲述了南壮之战的内幕。

  “我率两个不满员的连约40人准备机动时,有当地老乡前来报告:缅军上来了!我们赶紧抢占山谷两侧的有利地形,只比缅军快了一分钟!战斗于下午1时打响,持续到下午6时,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让缅军的迫击炮彻底失去作用,而政府军的空中力量又在地面近战中帮不上忙,所以只剩下我们点射他们的份。当我们最终撤出战场时,政府军方面只剩下一支枪还在响……我们清楚数到的政府军尸体就有60多具,还有一些人是死在林地里。所以,这一战就消灭了对方大约百人。

  彭家声在解释运动游击战打法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所谓运动游击战,就是引诱缅军深入我们熟悉的地区,然后攻其不备。客观地说,我们现在的人员不及缅军,他们装备的130远程火炮能打30公里,外加随时可能赶来的空中力量,所以不可能跟缅军打阵地战。因此,我们在作战前期会派三五人小股骚扰对方,拖累他们,然后在地形有利时集中力量打击他们,具体就要求部队做到‘快进快出不打扫战场’,从而消除缅军火炮与空中力量的优势。”彭德仁坦承,果敢同盟军旅长以下几乎没有实战经验,普通士兵是20岁刚出头,所以,战术战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