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果桑旅游文化节开幕 即日起20多个生态采摘园开放

23.03.2016  23:11

(通讯员 高金花 苏银萍)或紫或红或白……又到阳春时节,广东各处桑果园内的桑葚已缀满枝头,酸甜可口的桑果曾点缀了多少人的童年回忆,如今又重新闯入人们的视线,果桑产业正以迅雷之势成为休闲农业的新热潮。

为推动果桑产业发展,3月23日,2016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果桑旅游文化节在广州花都宝桑园开幕,来自广东、四川、江西、安徽等十几个省(区)的300位桑蚕产业专业研究专家和相关从业者与会。据悉,旅游文化节期间,广东20多处生态桑果采摘园一齐开放,多个生态桑果采摘园内,不仅有各种喂养蚕宝宝等多种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还有全桑宴美食等可以享用,是市民踏青旅游的好去处。

本次大会由南方农村报、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名誉理事长向仲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垂林,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陈南生等出席大会。

广东果桑面积约1万亩 桑果开发价值巨大据了解,种桑养蚕为我国传统特色产业,历史悠久,迄今5000多年历史。作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桑树的国家,我国桑园占世界70%左右,全国目前的果桑面积近80万亩,桑果产量近80万吨,主要分布在两广、江浙、川渝滇、新疆等地。

桑果享有“中华果王”、“民间圣果”、“人体血库”之美誉。桑葚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止渴解毒、养颜等功效。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肖更生研究员介绍,桑椹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多酚及矿物质等成分。桑椹的营养价值是苹果的5~6倍,葡萄的4倍,是开发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的优良原料。

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陈南生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广东果桑面积约1万亩,成林果桑园每亩年产鲜果达1.5-2吨,果制成系列产品产值可达万元以上,比传统茧丝生产效益可提高3倍以上,而劳动力投入则降低40%以上。全省果桑品种达几十种,仅是珠三角的桑果园达到20多个。广东是我国传统茧丝生产主产区,果桑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茧丝绸产业带来了升级,并逐渐形成强大的新兴经济热点。

文化节期间 广东20多处桑果生态园开放记者从大会组委会获悉,目前正值桑葚采摘期,此次果桑旅游文化节将一直持续到5月份,广东20多处的桑果生态园也将齐齐面对各地市民开放。近年来,随着蚕桑业的不断发展,科普观光休闲模式正蓬勃发展起来。这些生态园多以实现鲜果采摘多元化经营,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蔬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此外,有些桑果园还通过蚕桑科普活动组织来吸引人气,包括科普自由行活动开展“蚕桑科普课堂”和“蚕宝宝领养”、浅水捉鱼,炒桑叶茶,喂养蚕宝宝一系列亲子游等休闲旅游项目。如东莞麻涌有机汇桑果园(东莞市麻涌镇景观大道旁有机汇桑果园)就亲子游为特色,让小朋友在大自然的环境里采摘桑果、有机蔬菜,养蚕,捉鱼,体验农园趣味。广东省如伦教蚕种场内,不单红桑果、紫桑果、白桑果、长桑果等多个品种让人眼前一亮,还有油菜花海、杜鹃花墙、桃花围等各种花海供游客观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桑果园还从美食上下足功夫,包括上汤桑叶,桑枝猪骨汤、桑叶灵芝鸡、韭菜花炒蚕蛹等全桑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青睐。

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廖森泰研究员,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肖更生研究员出席大会并就果桑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