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引才 加快建设广东人才高地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新背景下,实行更加便捷的签证政策、更加开放的居留政策”“把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作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面向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培育高层次、高技能‘双高’人才”……如何贯彻落实《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改革人才制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近日,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珠三角地级以上市纷纷表示,将进一步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为加快建设广东人才高地再立新功。
1 加大企业引才力度 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加大企业引才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鼓励人才中介组织、猎头机构和个人等举荐人才”……意见提出柔性引才、实施人才举荐制度等。
广州市委组织部表示,广州将把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作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一方面,努力实现人才投入市场化,探索通过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投基金、设立创业风险补偿资金等方式,以财政“种子”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人才配置市场化,进一步构建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激励机制,实施好高层次人才引荐激励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借助猎头机构寻觅、引进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广州将围绕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动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引进培养战略科学家、企业家创业家、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专门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等6大类人才,推动广州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努力成为带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
中山市委书记陈如桂表示,中山将突出企业引才主体作用,建立以高新技术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集聚机制,优先支持市内高新技术企业、后备高新技术企业引才。力争“十三五”时期培养引进创新创业科研团队50个、领军人才50名、高端人才1000名以上。加大引才育才支持力度,对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奖励3000万元,对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为期3年每人每年最高100万元的生活补贴。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支持市内企业在国内外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孵化载体,就地吸引使用人才智力资源,对长期在市内全职工作的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依法享受相关待遇不受国籍、户籍、人事关系等限制。
肇庆市委书记赖泽华表示,肇庆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两大任务,坚持引育并举,扩大人才增量、盘活人才存量。围绕工业发展“366”工程引育人才。重点围绕培育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3个千亿产业集群,以及新增6家以上年主营业务超百亿、600家超亿元工业企业的发展目标,把人才作为实施“366”工程的根本保障,精准引育与重点产业关联度高、企业最为紧缺的“高精尖新特”人才。力争到2020年,引进和培育各类紧缺人才20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名、创新创业团队20个。
2 引进培育优秀人才 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
“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优化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健全引才用才机制,优化提升人才引进工程”……意见提出,加大实施广东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力度,大力实施“珠江人才计划”,继续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企业家、金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不少地市表示将进一步创新服务保障方式,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
深圳市委组织部表示,深圳要让人才留得住,不仅要为人才干事创业创造广阔平台,也要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搭建关心关爱平台,设立深圳市人才研修院,开展高层次人才国情教育、研修疗养和资智企智对接。提供创新创业支持,设立80亿元规模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为人才提供金融服务。提供人才安居保障,注资1000亿元设立人才安居集团,“十三五”期间筹建供应30万套人才住房。优化人才法治环境,开展人才立法,成立知识产权服务联盟。营造尊才重才爱才氛围,建设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设立鹏城杰出人才奖、市长奖等,对作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激励。
据了解,2016年以来,深圳全市引进全职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等杰出人才10人,相当于过去35年的80%;引进“千人计划”人才74人、海外高层次人才632人,均占总数的三成以上;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0509人,同比增长49.3%;引进高校应届毕业生80935人,同比增长14.9%。2016年深圳实现本市生产总值超过1.93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3%。
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表示,惠州将着力打造人才工作“十大品牌”,高效率激活人才。要通过实施“人才双十行动”,突出对人才的尊崇,突出人才政策与产业需求、人才服务与产业平台、人才聚集与产业升级“三个对接”,大幅提升惠州人才工作水平。设立惠州双创突出贡献奖,不定期开展评选,重奖在创新创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一步强化激励措施,树立人才标杆,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针对全市人才的动态需求,定期举办人才需求发布会,开展“招才引智全国行、全球行、网上行”,组织重点企业到重点城市和知名高校宣讲引才,进一步拓宽引才聚才渠道,提高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表示,近年来,江门高度重视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广阔舞台,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在全国率先试点建设首家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吸引和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博士后人才在江门创新创业,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同时,不断完善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留学归国人才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吸引广大青年团队前来创业。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建立起院士工作站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3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面积27万平方米,在孵化企业超过520家,就业人数超5200人。
3 加强粤港澳人才交流 实施更开放的引才政策
“深入推进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粤港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支持港澳青年人才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我省就业或自主创业”……意见提出,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深化粤港澳人才合作,推进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珠海、东莞等地领导表示,将进一步推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开放的引才政策,促进粤港澳人才交流。
“人才已成为引领珠海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珠海市委书记郭元强认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既是推动粤港澳区域经济、产业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珠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的关键举措。特别是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新区片区建设深入推进等多重机遇叠加,将为珠海对接港澳、放眼全球集聚高端人才,建设人才高地创造更为有利的便利条件。要把条件和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精神,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最新背景下,珠海将针对港澳人才成长规律和三地人才发展存在的障碍壁垒,依托横琴特殊的政策优势,进行再创新、再突破,实行更加便捷的签证政策、更加开放的居留政策,抓紧出台公安部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关出入境政策实施标准,进一步完善通过港澳引进国际高端研发团队和人才的机制,在高端医疗、社会保障、国际教育等领域加强配套,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人才融合发展新机制。
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表示,东莞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现代优质生活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并依托现有产业配套,大力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不断增强对人才的承载力和集聚力。同时,结合“放管服”改革,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积极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管理服务职能。东莞还将利用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的先行先试权,实施更开放的引才政策,建立完善“布点科学精准”的国际合作网络,引进占据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研发团队。发挥海外人才工作站的作用,高标准办好高层次人才活动周、“千人计划”东莞行等招才引智活动,牢牢把握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等工作重点,不断提升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实效。
南方日报记者 王聪 周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