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广州11个居住区将建慢行系统 <查看

03.08.2015  17:55

  慢行交通系统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实现低碳出行的重要手段,广州目前正在着手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在全市规划了24个慢行交通片区,并力求在地铁站周边3公里范围内实现自行车接驳。近日,记者独家获悉了该规划的详细内容。  根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编制的《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主要指标为:居民出行方式中自行车方式分担率12%,轨道站点的自行车集散方式比例达到20%,慢行交通事故死亡率降低至25人/百万人。

  三大分区按需制定慢行规划方案

  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将广州核心区分为三大分区:核心区、外围区与生态区,按照三大分区的慢行出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慢行规划方案。

  核心区:针对城市不同的用地特征,进一步提出针对历史城区、老城商业区、新城商务区、交通枢纽地区与居住地区分别制定适宜的规划方案。在历史文化地区,打造串联各历史文化保护景点的旅游慢行路线,未来可以骑着自行车游沙面、上下九、恩宁路,沿着中山路从陈家祠一路骑行到烈士陵园;在老城商业区,加强精细化设计、优化地面铺装与绿化。

  外围区:结合城市重点建设平台规划了24个慢行交通片区。该类片区的慢行交通规划方案以促进片区内部慢行交通出行为主,包括新增慢行通道、公共自行车、人行过街系统以及城市轨道站点与周边3公里以内地区的自行车接驳规划。

  生态区:加强与周边水道的联系,亲近自然。

  记者调查:金沙洲自行车租赁点不足

  金沙洲是广州建设慢行交通系统的首批三个试点区域之一。根据《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金沙洲将可通过打造慢行通道、改善过街设施、增设自行车租赁点等措施促进地铁站点3公里范围以内的居民选择自行车+轨道交通+水上巴士出行。

  从规划图中看到,金沙洲的慢行系统以横沙地铁站为核心,现状已经建设的慢行主廊道为沿江的彩滨中路;未来还要改造两条慢行主廊道——金沙洲路和环洲三路,而礼传西街、沙凤一路和礼传三街也将被改造成慢行次廊道。

  来自白云区方面的消息显示,未来金沙洲将建设29个自行车租赁网点,其中浔峰岗、横沙、沙贝地铁站和水上巴士码头为大型网点,其余中小网点将分别建设在公交站、居民社区,方便市民租还公共单车。

  不过,记者实地调查发现,目前金沙洲岛上无论是地铁站、水巴码头或者各个社区附近,都不见公共单车的踪影。

  广州市城建公咨委副主任王则楚建议,广州的慢行系统要做到“大路、小路都要有”,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居民住家到地铁站、医院、学校等重要节点的慢行网络,让市民感觉到慢行系统的好处。   

  民间环保组织“拜客广州”相关人士认为,广州发展慢行交通最需要改善三大难题:首先是自行车道经常被占用;其次是过马路难,建议多在中心城区设置“自行车斑马线”,让自行车能便捷地通过路口,不受人群阻碍;最后,几种公共自行车系统不兼容,大学城、地铁沿线和BRT三种自行车系统间目前不能通借通还,十分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