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葬推行多年选择者寥寥 革除陋俗选绿色殡葬

04.04.2015  12:44
随着殡葬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入,树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逐渐为人们所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我市多个公墓开辟了树葬区,但传统的殡葬思想成为节地生态葬法的拦路虎。殡葬行业人士表示,希望人们早日革除丧葬陋俗,选择绿色殡葬,让逝者的生命之树长青。

  ●本报记者  李艳良 实 习 生  杨利嫦

  随着殡葬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入,树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逐渐为人们所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我市多个公墓开辟了树葬区,但传统的殡葬思想成为节地生态葬法的“拦路虎”。殡葬行业人士表示,希望人们早日革除丧葬陋俗,选择绿色殡葬,让逝者的生命之树长青。

  自2011年省民政厅印发《关于殡葬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来,市民政部门积极宣传推广节地生态葬法。目前,全市共有梅江区仙鹤山庄、梅县区永乐仙庄、兴宁市新陂镇茅塘村鸭麻岭公益性生态公墓、兴宁市刁坊镇河塘岭生态墓园、蕉岭县新铺镇梦圆纪念园、平远县生态树葬园等6个公墓设有树葬区。记者近日在梅县区程江镇永乐仙庄的生态树葬园看到,四排小杉树呈阶梯状整齐地排列,树下的水泥隔墙上零星嵌着几块十余厘米高的黑色小碑,碑上注有逝者的姓名。该公墓管理者余日文告诉记者,永乐仙庄于去年3月开辟了生态树葬区,目前只安放了5个骨灰盒。

  为进一步推广树葬,节约殡葬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群众负担,兴宁市对采取骨灰树葬的家属给予300元补助,梅县区和平远县则给予1000元补助。余日文说:“永乐仙庄的骨灰树葬价格为1800元/盒(盅),目前均由政府财政补贴,对选择树葬的逝者家属是不收费的。”兴宁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何先生则表示,兴宁鼓励树葬的政策2012年开始执行,为了规范管理,树葬区还给逝者立碑或者给树木编号,并派有专人管理。

  尽管不少墓园开辟了树葬区,但目前大多数逝者亲属仍选择墓葬这一传统葬法。平远县生态树葬园的陈经理告诉记者:“平远县生态树葬园建于2013年,今年春节以来只有3个骨灰盒迁入树葬园。”而在蕉岭县新铺镇梦圆纪念园,有些逝者亲属甚至将原来葬于生态葬区的骨灰迁走。在殡葬行业工作了八年的余日文分析,树葬推行不顺利,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殡葬观念仍普遍存在。“我们一直在宣传这样的理念:让逝者回归自然,融入树木,希望大家选择树葬等绿色环保的生态葬法。”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