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的风景线:《午间音乐会》

09.05.2017  13:31

“以前总羡慕星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展演他们的原创作品,”午间音乐会优秀原创节目《华夏之歌》的作词作曲人郑恩哲对记者说,“现在午间音乐会给了学生更多展演作品的机会。”

每周五中午,属于音乐学院学生们的音乐会都在音乐学院的室内乐厅上演,当教学楼内的人群渐渐散去,午间音乐会缓缓拉开了帷幕。九个由音乐学院学生们精心准备的节目在音乐学院的室内乐厅中轮番展演。

 

                                                                                                                                                    (开场舞蹈《技巧组合》)

  “让学生自己举办音乐会”

对音乐学院的同学而言,音乐学习不只在于理论,还需要进行艺术实践。音乐学院第七届研究生协会会长黄思琪因此提出借鉴外国举办音乐会的经验、由学生举办音乐会的想法。

  “美国伯克利一个学年总体举办的音乐会数目好像是六百多场,平均每天来说4.3场的音乐会,但这种数量目前在音乐学院没有办法达到。” 但是黄思淇在借鉴了导师郭声健的音乐理念后提出“学生可以自己提出表演申请,之后学校批复演出地点,学生就可以自己去表演了,并且还会有观众老师的评定评选”。

 

                                                                                                                                          (男声独唱《为你歌唱》)

        这个想法获得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梁铁祥、党委副书记黄佳明的大力支持。党委副书记黄佳明说:“午间音乐会,它相对于在音乐厅举行的音乐会而言,它是一种开放的、自由的、相对随意性更强的音乐会。但是我们都会提醒进来的每一个观众要遵守音乐厅的规定。但是它相对自由,就是没有正规的开场舞、开场串词、介绍嘉宾或者是表达主题。我们主要围绕一个主题来演绎我们的乐曲。这是午间音乐会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它是轻松的、自由的、自然的、开放的。”

经过学院的讨论研究与结合实际,最终确定了免去以往举办音乐会前的繁复艰难的审核过程,以更加轻松、享受、自由、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和风格。

 

                                                                                                                                      (钢琴独奏《百鸟朝凤》)

由音乐学院研究生会、团委、学生会三大组织轮流承办的午间音乐会,因其较高的学生自主性及包容性,展演了许多类型的节目,既有经典曲目的器乐合奏、独唱,也有改编及原创歌曲及舞蹈展示等。除此之外,表演者们也来自音乐学院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舞蹈生和音乐生,多样化的节目使得现场碰撞出与其他音乐会不一样的火花。

“它是个多元、学习性的舞台”上过三次午间音乐会的大三学生彭铸洲说,“它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另外,也可以完成学分。” 

午间音乐会每期都会出一个最佳节目及一个最受欢迎节目,前者由承办组织邀请的专业评委老师选出,后者则在线上由观众票选。午间音乐会成为了音乐学院学生的第二课堂及音乐艺术实践课;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锻炼、提高的平台。

  “给我们更多展演作品的机会”

“午间音乐会中原创音乐的比例在不断增大。”音乐学院院学生会主席唐利说,随着午间音乐会系列的开展,它成了华南师大音乐学院的一个品牌活动,也使许多学生音乐创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黎宝龙和林超在表演原创歌曲《华夏之歌》)

郑恩哲是大三作曲专业的学生,平时就有创作的习惯。得知午间音乐会正在征集节目后他拿着作品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林超及钢琴伴奏蒋乔媛,请他们参加第二十四期午间音乐会的审核。当时正在审节目的同学提议在这首颂歌中加入新的演唱者,没想到机缘巧合下一起组成了男女对唱,《华夏之歌》因为男女声的对比,色彩更浓、更丰富,更大气了。

由于是原创节目,他们第一次演出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排练,郑恩哲也跟着他们练习,边练边结合自己指导老师的意见不断地修改曲子,直到上台前他们还在磨合。“磨合是没有止境的,”钢琴伴奏蒋乔媛每次排练也都在场, “表演类的东西不稳定的因素太多,这次唱好,未必下次就一定能唱好。”四分多钟的曲子,他们各种细节都要考虑到。为了降低错误率,不断练习、不断磨合。

 

                                                                                                                            (林超 郑恩哲 蒋乔媛 黎宝龙)

最终,他们获得了第二十四期午间音乐会的最佳节目,音乐学院书记评价其为一首正能量满满的歌曲,并登上了去年12月份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厅举办的《午间音乐会》首届优秀节目汇演音乐会的舞台。提及自己获奖时的感受,郑恩哲笑着说那时候很开心,原本他没有想过拿奖,只是希望展示自己的东西给大家,但他们的认真与努力却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回报。 

 

                                                                                                                    (小组唱《Sing Sing Sing》)

同时登上了首届优秀节目汇演音乐会舞台的还有由研一的方艾琳、高原青青、蓝白云、何京、方柯娇和胡玲表演的小合唱《Sing Sing Sing》。午间音乐会独奏、独唱的表演形式较为常见,于是小合唱《Sing Sing Sing》以新颖的方式博得了大家的好评。

“我是声乐专业,艾琳是合唱专业,我们就想把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高原青青认为在一起排练的时候,因为合唱理论的指导,练习就会变得简单很多会变得顺畅很多、简单很多。

对于每周五的午间音乐会,方艾琳说道:“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还是能够锻炼我们的舞台经验。平时在大的舞台机会可能会少一些,但是像这样每周都有的小音乐会就可以推动大家在专业方面的一些进步。”

 

 

不一样的星期五

当问到对午间音乐会的未来的设想时,学院党委副书记黄佳明说:“作为读音乐的人,专业学习的重要部分应该表现在艺术实践。音乐不局限于理论学习,更多是在于专业表演。表演方式有可能是:吹、拉、弹、唱、跳、作曲等。而音乐学习的创新点,不仅仅在作曲理论的创新,有可能在于一首曲目用不同的方式和情感去演绎,不同曲目和内容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由不同人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创新。 音乐专业的艺术实践(演出)就是我们专业学习和学术创新。同时,与其他学科(如文学)一样,我们通过表演,用共情方式让演员与观众的引起共鸣,起到思政教育的功能。”

 

                                                                                                                                    (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梁铁祥在汇演上致辞)

学院党委书记梁铁祥在《午间音乐会》首届优秀节目汇演时讲到:“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和同学们能够继续支持午间音乐会,理解和呵护这个学生实践的平台。”

 

                                                                                                                                            (舞蹈《塔林胡恒》)

 

                                                                                                                        (马林巴表演《吉普赛》)

2017年3月8号,本学期第一次《午间音乐会》同时也是第一届草坪音乐会在华南师范大学明德广场举行。这是《午间音乐会》第一次在室外举办、面向全校师生的新尝试。二胡重奏、马林巴表演、女生对唱、萨克斯重奏、蒙古族群舞等表演丰富了《午间音乐会》的形式,也促进了不同学院之间的交流。

星期五是接近每周休息日的日子,这一天,各种琐碎事务带来的焦躁渐渐减少。吃完饭在室内乐厅听一场音乐会,不失为爱音乐小伙伴们的好选择。它让老师,同学卸下一周的疲惫,静静享受一场音乐的洗涤,寻求得到心灵上的放松。

 

摄影:苏辉斌 陈美琪 陆尧 苏金玲 吴贤

 

作者/通讯员:李津蓉 吴乐思 梁雨晗 黄淑芳 郭彦君 郭棉杰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