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王恩科为学生开讲思政第一课

05.10.2022  19:59

9月29日下午,校长王恩科在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教学楼智慧课室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追梦人》为题,为学生们开讲了思政第一课。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是“强基大讲堂”基础专题讲座的主要内容之一。王恩科通过讲授百年党史中“两弹一星”元勋等科学家胸怀祖国、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科技强国的感人故事以及华师发展历程中师生潜心研究、求实创新、敢为人先、作育英才的生动实践,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地阐释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勉励华师学子要胸怀“国之大者”,践行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将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历史进程当中,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

回顾百年党史 学习前辈典范

在阐释什么是科学家精神时,王恩科指出,中国科技事业在短短数十年中由弱渐强,实现“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天眼”遥看宇宙,中国的高铁技术、桥梁技术、移动支付及量子通信等高科技不断让世界惊叹。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大批科学家的不懈探索,也铸就了科学家精神。他将以钱三强、邓稼先、于敏、钱学森、孙家栋等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等科学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为大家全面呈现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内涵的科学家精神。

课堂上,王恩科提出问题:“你对科学家精神有哪些感悟?”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李泽豪就创新精神这一内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6G通信领域仍有不少技术有待国人突破,他将在读研阶段主攻射频IC方面的技术难题,找到理论的实践落脚点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让祖国在通信领域领跑。王恩科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认为在科技兴国、创新强国的背景下,青年学子要以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储备专业知识,练好内功、积蓄力量,要紧跟国家战略,聚焦科技前沿,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华师力量。

立足华师校史 讲述华师掌故

王恩科为同学们详尽地梳理了学校的办学发展脉络,并以“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民族振兴之时”概括华师历史。

华师成立89年来,不乏有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生动实践。在艰苦创业阶段,第一任院长林砺儒善于汲取中西文明之长,既推崇西方理性精神,又发扬中国儒家教育精华;既强调德行修养和人格完善,又重视全面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训练,奠定了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精神的基础。在曲折发展阶段,华师人不忘初心,潜心研究,探索不止,形成了薪火相传的“草棚精神”。在改革开拓阶段,学校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优势,得风气之先,敢为人先、敢于弄潮,开展了很多开创性工作,比如形成了“一条鱼”“一棵树”“一株草”的生科院“三个一”,本土培育了第一位院士刘颂豪院士。在转型提升阶段,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术带头人莫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朱诗亮、研究“小强”的长江学者李胜、制定ISO国际标准华师第一人郝天永以及同时获批国家杰青项目颜辉和兰亚乾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推动学校科研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华师的科研发展历程与祖国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是以科技强国建设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个缩影。

对于“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弘扬科学家精神”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2022级新生邹筱雅认为,不仅自然科学与科学家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文社科的研究中也应贯彻科学家精神。她想努力从历史语境对理论进行理解,注重历史性与公示性,结合专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添砖加瓦。王恩科对此表示了肯定,他认为,科学家精神不只是对自然科学有指引作用,对人文社科也有启发作用。人文社科也是一种社会科学,两者都具有爱国的元素。

感悟榜样力量 争做时代新人

当谈到青年应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时,王恩科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表达了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

从华师榜样着手,王恩科介绍了优秀华师学子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实践,并结合本硕博三个求学阶段特点,分享了他对青年应如何在国家科技创新上发光发热的看法。他指出,要敢想、敢闯、敢试,加强基础研究,发力原始创新,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化学学院物理化学专业2021级研究生严智浩对王校长讲述的科学家故事有着深刻印象。他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尤其是将创新贯穿到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在寻找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过程中敢为人先、勇攀高峰。

最后,王恩科与师生们分享了他的座右铭“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最好的自己”,并希望同学们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发展阶段的各种境况。他勉励同学们要把握时代机遇,加强专业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投身科技报国的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通讯员:华南师大新闻社 | 来源:新闻中心、党办校办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