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30周年 500万人仍生活在核污染区

27.04.2016  12:40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30周年 500万人仍生活在核污染区 - News.Ycwb.Com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30周年 500万人仍生活在核污染区 - News.Ycwb.Com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30周年 500万人仍生活在核污染区 - News.Ycwb.Com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30周年 500万人仍生活在核污染区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普里皮亚季市,一所废弃学校内满是防毒面具。新华社发

  ■当年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

  ■核电站附近正在修建的拱形防护罩。该防护罩完工后将罩在核电站4号机组上,阻隔辐射的扩散。

  ■普里皮亚季市的建筑布满植物。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乌克兰多地26日举行活动,纪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严重泄漏事故。30年前的4月26日凌晨,位于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突然发生爆炸。逾8吨强辐射物质泄漏,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核辐射侵害。而如今,在白俄罗斯、乌克兰等核事故受灾国,仍有约500万人生活在核污染区内。

清除污染遥遥无期

事故发生后,苏联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为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建起了钢筋水泥“石棺”,并将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辟为隔离区。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续维持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运转,直至2000年12月15日全部关闭。

如今,监测核辐射水平、清理土壤中的污染物、为受辐射人群提供康复治疗……事故善后工作成为了一场旷日持久、代价高昂的战役。白俄罗斯(由于当时的风向是西北方向,所以白俄罗斯境内的受害面积最大)外长马克伊日前在联合国总部出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纪念摄影展时表示,在消除核污染方面,国际社会的援助还远远不够,尚不清楚需要多少年可以完全清除污染。

禁区已有条件开放

30年后的今天,在乌克兰,普通人可以“有条件地”出入这片禁区中的一部分区域,通过旅游公司就可以办到。

记者通过“旅游公司一日游项目”于19日探访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禁区。首先要说明的是,这种“一日游”还不是完全放开的。旅游公司需要拿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专项资质,每天都需要将游客名单报告给禁区管理当局,每天进入禁区的游客人数有严格限制。据观察,当天在“景点”的全部游客大约也就20至30人。其次,游客参加这样的旅游项目必须签订特别协议,主要内容是承诺不从禁区带走任何东西,严格听从导游安排,任何人必须在导游视线范围内,不能擅自离队,拍照需在规定区域等。再次,游客的着装也有要求,需要穿长袖衣服,尽量少暴露身体皮肤,夏天再热也必须如此,尤其不能穿凉鞋和赤脚,因为土壤是受污染最严重的。

记者参加的这个团队一共13人,分乘两辆小巴,每辆小巴上都有一名导游陪同。我们这批游客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乌拉圭、日本和中国,清一色外国人,其中有不少媒体记者。导游是一名叫安德烈的小伙子,全程用英语讲解。他介绍说,从2015年开始,报名到这里旅游的人数逐渐增加,今年是核事故30周年,游客报名参团更加踊跃。

禁区并无怪兽横行

导游安德烈说,尽管这是一种具有探险性质的旅游项目,但如果抱着不切实际的猎奇心理,想邂逅什么核辐射形成的怪兽等,那会很失望。

记者看到核电站周围有大量的森林,也发现了远处的野马和野鹿。导游说,这些动物在事故发生前就存在,乌克兰其他地方的森林中也有很多,事故前后它们的数量也不见得有多大变化。核事故发生时,遭到大剂量辐射的动物以及人类都会在很短时间内死亡。核事故波及地区确实出现过不少新生儿畸形和动物畸形的情况,但他强调,禁区里并不像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出现了动物大量繁殖、野兽和怪物横行的情况。

在一座横跨核电站冷却水渠的铁桥上,导游把面包扔进水中,有很多鱼浮上来争食。从外观上看,这些鱼同正常的鱼没有区别,偶尔能看到一米多长的大鲶鱼。导游说,厂区水渠中鱼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禁止钓鱼。在这里喂鱼,让游客稍作观赏,已成为“一日游”的固定节目。

鬼城”一切如旧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有两座主要城市,一座叫普里皮亚季,城市名称取自流经该地区的同名河流,另一座城市就是切尔诺贝利。说是城市,实际上就是因为核电厂建立后,大量工人及其家属聚集到这里而形成的。当时每座城内都居住了上万职工和家属。

在导游的带领下,记者有机会进入普里皮亚季城内参观,这座“能源”城建于1970年,目前已是一座“鬼城”,林荫大道上树木肆意生长,一些死掉的大树横七竖八地倒伏着,杂草四处蔓延。市中心广场上,包括灌木在内的植物从商店、文化中心、餐厅和酒店大门前的石头台阶缝中滋长出来。市中心文化公园内的摩天轮仍然挺立着,但已锈迹斑斑,它是游客们老远就能望见的设施。公园旁边一个足球场的看台上,木质座椅已经全部朽烂,昔日的球场目前已经成为树林。在一所规模不小的中心学校里,到处是厚厚的尘土和破烂的课桌椅,课本、教具和碎玻璃散落一地,有一间教室的地上满是被遗弃的防毒面具,据说当时救援人员曾把这里当仓库,救援指挥部也设在不远处另一栋楼里。

导游说,事故发生后的最初10年,在普里皮亚季一直有救援人员驻守,他们负责控制污染扩散和清理污染土壤的危险工作。学校旁边有一个体育馆,里面有室内篮球和足球场以及游泳池,据说这些救援者在工作之余曾在这里运动。他们中的很多人为此健康受损,甚至早早过世。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的四号机组大门前的广场上,一尊纪念核事故的雕塑矗立在那里。雕塑展示了一双粗糙而有力的人类之手小心捧起一座核电站的画面,寓意在和平利用核能的道路上应该既重视核能又关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