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根治网店假认证 监管体系须完善

14.07.2016  15:20

  据报道,近日,重庆工商部门查处了一起网店虚假认证、倒卖案。有公司利用网络平台注册审核漏洞,大量招聘兼职人员,利用其真实身份注册网店,并转手高价倒卖给他人,以牟取暴利。

  不少网民认为,网店虚假认证、倒卖已形成规模庞大、分工严密的灰色产业链,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网上生存空间,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建议对网店的法律性质进行明确,完善准入制度,进一步健全监管体制,完善诚信惩戒规则。

   倒卖网店牟取暴利

  据介绍,在淘宝网上注册网店,只需要填写身份证、电话、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就能注册成功,而实际开店者与注册者是否为一人,无法进行验证,造成大量网店“伪实名”。一些新注册的网店销售价格为100元,经进一步认证,或者通过虚假交易刷出一定信用的网店,可以卖到两三千元。

  “虚假认证有广泛的市场,根本原因就是现有法律法规没有强制网店办理工商登记,造成网店实名制无法落到实处。”网民“eilleen”认为,虚假认证对工商监管造成了巨大障碍,工商部门难以核实真实经营者的身份,难以查找到真实的违法嫌疑人。同时,虚假认证为网络制假售假、网络欺诈等系列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逃避了监管部门的监管。

  网民“天使越来越辣”说,网购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接受的一种购物方式,然而这个行业却被“心怀鬼胎”的人当成了摇钱树。线上销售活动的监管势在必行。

   规范市场完善监管

  有网民认为,网店绝不能成为市场监管的“法外之地”,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措施,提升对经营新形态的监管能力,加快建设互联网信用体系。

  网民“余学军”表示,网店作为一种市场主体,经营规模很大,却没有营业执照,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网民“单任”表示,要解决虚假认证这一难题,须通过立法建立网络经营的准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监管体制,从而做到“有法可依”。

  网民“章政”建议,加强网络信用基础制度建设,完善诚信惩戒规则。同时,实行网络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在加强网站备案、经营许可证、各种准入资质、实名制管理的同时,有必要引入第三方认证和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即通过对网站域名、网站备案、经营主体身份证等信息验证以及现场核实、安全措施和隐私保护条款评估等,实现对网络交易秩序的监督。(记者 明航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