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塔》第二辑推英国青年小说家
南都讯 记者赵大伟 近日,上海99读书人与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这是继去年《格兰塔·不列颠》之后,《格兰塔》中文版主题书第二辑,主题正是去年揭晓的“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最新名单。6月27日至29日,入选这一名单的英国小说家亚当·福尔兹也应邀来中国,分别在南京、上海和杭州举行了三场活动,与鲁敏、郭国良等国内作家学者展开对谈和交流。
体现英国文坛现状
《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专辑收入20位四十岁以下英国作家的短篇、长篇小说选段等最新作品。入选这一名单的,既有10年前入选上一次格兰塔评选的成名作家扎蒂·史密斯、亚当·瑟尔维尔,也有初出茅庐的新作家;有12位女性作家;近一半作家是来自印度、中国、巴基斯坦、索马里、亚洲的移民或移民后裔,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小说家、电影导演郭小橹,充分体现了英国当代文学的丰富、包容和活力。
1983年,《格兰塔》杂志第七期以“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为题,刊登了20位年轻作家的作品,向读者推荐值得关注的新一代作家。从此,每十年评选一次“英国作家青年小说家”,成为《格兰塔》的传统。三十年来,曾经入选名单的许多作家———马丁·艾米斯、朱利安·巴恩斯、石黑一雄、伊恩·麦克尤恩、萨尔曼·拉什迪、阿兰·霍林赫斯特、A .L .肯尼迪、珍妮特·温特森、大卫·米切尔、扎迪·史密斯等,均已是名满天下的世界级作家。
2013年,99读书人与上海文艺出版社联手启动《格兰塔》主题书的出版,中文版主编彭伦透露,与英文版《格兰塔》每年定期出版四期不同,中文版《格兰塔》是一个每年不定期出版二、三辑的主题系列书。“主要是需要不同的人翻译,人比较多,所以我们自身推进的速度比较慢”,彭伦解释说,去年就已经确定,中文版第二辑将以“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为专题。他同时介绍,第三辑主题为“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预计今年秋天出版;第四辑开始推出中国作家的作品,专题号为“欲望”,预计明年春天出版。
文学也要讲权力和压迫的故事
“我们身处一个人们不怎么阅读的年代,但我们相信,这些小说家将打破当今作者面对的普遍冷漠法则。”《格兰塔》现任主编约翰·弗里曼在第二辑中细致点评了入选的每位作家,他认为:“文学并不仅仅为了逃避存在,还为了有力地道出真实,它做到这点的方法,就是宣称想象出来的世界每寸每厘都和现存的世界同样重要。”文学创造了一种新现实,渗入读者的生命,“它讲述悲伤与渴望的故事,普通人的故事,也讲权力和压迫的故事。”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约翰·弗里曼带着评委选出了2013年的《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书中他详细介绍了评选的过程。他说:“英国显然是个自由之邦,但绝对算不上理想,在坚冷如石的现实破产之处,小说家们无疑就是为填补这空白而存在。”彭伦也同意约翰·弗里曼的看法:“12位女性作家,近一半是非英国籍作家,这也反映出英国文坛的现状,移民越来越多,而国籍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此次,邀请英国小说家亚当·福尔兹来中国,彭伦也希望,福尔兹与年纪相仿的江苏作家鲁敏等进行交流,共同在青年作家创作等话题上进行探讨,包括《格兰塔》杂志对青年作家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