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垃圾山“生长迅速” 整治款有望月底到

17.10.2014  13:36

  垃圾山一直在“生长”,村民苦不堪言。(记者 刘在富摄)

  桥头大东洲垃圾场调查追踪

  东莞桥头镇在农业保护区内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臭气“熏走”临近的惠州村庄。本计划今年年初开工的整改工程因为款项迟迟无法通过审批被一拖再拖,数次爽约。昨日,南都记者了解到,近日整改所需的1600万款项将进入市委常委会的讨论议程,形成会议纪要后,即可付诸实施。

  也就是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本月底即可拨付整治款项。

   现场 垃圾车不停进场恶臭依旧

  昨日下午,南都记者再次来到位于东莞桥头与惠州潼湖镇交界的大东洲垃圾填埋场。这里原本是成片的鱼塘,数年前,中间的几个鱼塘被建成了垃圾场,如今已经堆成垃圾山。记者到达现场的时候,恰逢位于垃圾场前后的鱼塘在捞鱼,渔网中成千上万条鱼挣扎跳跃,在夕阳下泛着金灿灿的光,丰收景象与一堤之隔的垃圾场脏乱臭形成强烈对比。

  与两个月前相比,现在的垃圾山几乎增长了一倍。下午时分,仍有垃圾车不停地进场。垃圾所散发的恶臭,随空气飘散出很远,隔岸的惠州潼湖镇赤岗村几乎成为了空村。昨日记者进村走访,发现有几户村民不堪臭气蚊虫等污染而搬离。就连在此租房的外来人口也无法忍受臭气,准备搬走。

  因为近期东莞没有降雨,垃圾渗滤液得不到冲刷,囤积在垃圾山周围,持续发酵,气味更加难闻,令人作呕。现场覆土没有及时种植绿色植被,风吹起尘土,形成数十米高的扬尘。倾倒进场的塑料垃圾也是随风起舞,飞向四周的村庄和农田池塘。

  防护 直接接触人员配备防毒呼吸器

  自南都报道后,环卫公司加强了对垃圾运输工人的保护。昨日下午,南都记者看到,进入现场倾倒垃圾的环卫工人均戴了口罩,需要直接接触垃圾的人员,还配备了防毒呼吸器。一位工人介绍说,这是最近一段时间,公司才为大家配备的,希望以此减少对环卫工人的伤害。

  目前,桥头镇市政部门所采取的控制臭味措施已经落实,但却收效甚微。在靠近赤岗村的一侧,用蓝色的塑料布进行了遮挡,但遮挡的面积相当小,因为垃圾山范围扩大迅速,日益靠近村庄,蓝色塑料布能起到的防护作用非常小。桥头镇又陆续运来泥土,对垃圾进行覆盖,以消除臭味,基本可以实现随倒垃圾、随时覆土。但据赤岗村民反映,臭味似乎没有减弱多少。

  桥头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研究新的消除臭味措施。

   进展 市委常委会将讨论整改拨款

  由于赤岗村民屡次到广东省委反映垃圾场的污染问题。此前东莞市城管部门回复称,今年2月份,东莞市政府同意将桥头镇大东洲填埋场作为中以合作垃圾渗滤液处理示范项目的选址。今年7月,市政府由市财政出资,采用以色列人工湿地技术实施整治,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无害化处理。预计8月份可启动施工建设。

  但如今已是10月份,仍不见开工迹象。据桥头镇市政负责人介绍,因为当年在农保区建设垃圾填埋场,没有合法手续。导致整改资金无法通过正常程序审批,只能由市里按照“特事特办”原则来办。开工日期一拖再拖的主要原因,就是款项一直没有通过审批。

  昨日,南都记者从城管部门了解到,市委常委会将讨论大东洲垃圾渗滤液整改款项问题,形成会议纪要后,即可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一切顺利,预计本月底,整改资金就可拨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