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 桥头镇“寻找身边优秀共产党员”征文作品选

13.05.2021  17:01

插画/郑伟华

一百年风雨兼程,跨世纪沧桑巨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桥头镇开展“寻找身边优秀共产党员”征文活动,聚焦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记录们的先进事迹,展现更立体、更丰满、更生动的“优秀共产党员”鲜活形象,充分展示桥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发有为、实干担当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党员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本期刊登几篇征文作品,以飨读者。

文字:邓文燕


东莞好人”陈建安:怀爱心 行善事 传温暖

刘庆华/文

阳光下,一个身穿绿色马甲的中年男子带着两名少年来到东莞桥头敬老院,送上一袋袋精美的礼品,并从身上掏出一叠红包,恭恭敬敬地派发给一个个满鬓苍发的孤寡老人。这暖心的一幕让人感动。

这名身穿志愿者服装的男子是德正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总经理陈建安。

每当逢年过节,陈建安都会带着孩子来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让老人感受到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在关心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让他们享受温馨生活。

不仅如此,陈建安看到街头挥汗如雨的“城市美容师”,心里总会涌起一股股热流。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他买上礼品,包好红包,带着公司员工慰问环卫工人。

若不是陈建安的朋友透露,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是一名中共党员。2017年,他加入党组织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经营事业的同时,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公益活动,大街小巷常能见到他绿色的身影。

掐指一算,陈建安来到东莞已有29个年头。16岁那年,他身揣130元钱,离开福建老家,到桥头一家玩具厂打工。他从普通员工做起,几年后升为车间主任,一干便是7年。

1998年,他辞职创办玩具模具厂。工厂包括自己在内仅2名员工,他既跑业务,又要生产,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工厂运作步入正轨。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一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爆发了,他的模具厂也受严重影响。

陈建安并未灰心,他在努力寻找商机。

亚洲金融危机很快过去,内地经济复苏,房产业逐步回暖,他创办了德正房地产中介公司。

自2017年以来,德正公司已连续三年获得“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这一荣誉,是陈建安率领公司员工持之以恒地诚信经营而得到的社会认可。

前段时间,凯逸豪庭一位业主因工作变动,出售自己的一套房。本来,小区门口就有几家房产中介公司,可业主舍近求远地来到位于文明路的德正公司挂牌出售。房子刚推出,便有买主来洽谈并很快成交。卖方说,房子交给陈总,卖得放心。买方说,陈总介绍的房子,买得开心。这便是公司诚信口碑的效应。

在陈建安的人生价值观中,开办企业创造财富固然重要,但财富来源于社会,自然要回报社会。即便在并不宽裕的当年,他也做出了格外温暖的事情。

1999年秋,陈建安在电视上看到一条助学新闻,他感动于助学者不图名利、助人为乐的精神。不久,他也联系了湘西永顺中学的负责人,承诺资助两名贫困学生。其中有一名学生顾琳琳,当年考上了高中,由于家里太穷,只得辍学去浙江打工。获得资助后,她很快回校上学;另一名王姓贫困生也被学校通知继续升学。

承揽助学任务后,每个月底,陈建安都会去邮局给两个比自己年龄仅小八岁的学生汇款。不久,他又资助了另一名贫困生上学。在陈建安的箱子里,汇款单一叠又一叠,让人对他肃然起敬。

参加公益事业也是陈建安的一大“喜好”,出色的表现是无偿献血。据不完全统计,他多次无偿献血,总量已达7200毫升。他因献血义举,被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市红十字会授予1998—2005年度东莞市无偿献血优秀奖,被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红十字会授予2005—2006年度全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他还多次组织福建老乡,为一些身患重病而缺钱医治的患者捐款,其先进事迹受到了东莞市有关部门的表彰,被评为优秀志愿者。他的善举也获得了老乡们的赞赏,2013年被推选为“福建老乡福利基金会”主席,2014年被家乡聘任为新蓝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

怀爱心、行善事,是陈建安的为人准则。某年冬天,天气寒冷,他驾车途经常平司马,看到路边躺着一个头部流血的老人,肇事车已逃逸。陈建安果断地请路人帮忙,一起将老人抬进了他的车里,并立即送往常平医院。由于老人得到及时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

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互相牵牵手,旅途就有了伴侣;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互相帮帮忙,生活就少了风雨……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同事邻里;好人就在身边,也许就是自己。”陈建安常以此歌勉励自己。2013年,他被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东莞好人”。


杨公朗的号子声

刘庆华/文

调焦历史的光圈

镜头出现杨公朗一片稻田

一名叫邓望成的党员

挥起紫铜色的手

喊出嘹亮的号子声

亩产双千斤粮食出笼

他被选为中共十一大代表


当温暖的春风吹绿南国

桥头村的土地沸腾了

田间地头全面升级

农业迅速向工业转变

他被选为党支部书记


地面上长满了工厂

骨子里却依恋着土地

他带领大家寻找荒地开垦

办起大型综合种养场

外界慕名前来取经

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奉献了一辈子

不拿、不占、不索、不贪

岁月录下了他的语音:

权力是人民给的

党员干部决不能以权谋私

困难难不倒共产党员

经济越发展

艰苦奋斗的精神越不能丢

党员吃点亏不要紧

关键是留下为民服务的脚印

让后代看到共产党人的底色


他虽已逝世整整二十年

但人们没有忘记他

光环闪耀在桥头社区党史馆

号子声犹彻耳畔

激励一代代的后人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抗疫英雄邵汉权:用信念坚守抗疫一线

罗雪芬/文

2020年开春之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告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纷纷请缨,紧急驰援。

东莞,这座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城市,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迅速组建援鄂医疗队,各大医院的白衣战士积极响应号召。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邵汉权果断写下请战书,于1月29日随第一批东莞市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

邵汉权,中共党员,桥头镇邵岗头人,1980年出生的热血男儿,清纯的东江水孕育了他一身仁义之气。他早年在桥头就读小学和初中,2006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后,任职于东莞市人民医院。

大年初四,以兵贵神速的“东莞速度”,在5小时内组建的首批援鄂疫情防控医疗队完成集结,邵汉权等21名队员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程。

东莞市首批援鄂医疗队支援的汉口医院,是武汉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定点医院之一,接收了大量的新冠肺炎患者,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属于重型或者危重型。面对病毒凶狠、病患爆发式增长、医疗资源短缺的重重困难,东莞的白衣天使没有退缩,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攻坚克难,上演着与死神争夺患者生命的惊险大片。

没有喘息的空隙,更谈不上休息日,病区气氛紧张,没有硝烟的战场处处充满危机。时间就是生命,抢救病人就是抢救生命、遏制疫情。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个个重症患者转危为安,一个个轻症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3月17日晚上,邵汉权正值夜班之际,病区最后一位危重型病人出现躁动,呼吸急促,在多通道的氧疗下,脉氧只有65%左右,心率140次/分,病人情况非常危急。偏偏在这个时候,指挥部安排汉口医院作为第三批由定点医院转为清洁医院,3月18日必须将剩余的确诊病例转院至定点医院。如果眼前这个病人病情持续恶化,根本无法转院,甚至性命不保。邵汉权根据之前的治疗经验,给予病人镇静镇痛治疗。因为病人没有上呼吸机,邵汉权担心镇静镇痛治疗会使患者出现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所以每次治疗他都守在患者旁边观察。看着病人渐渐安静下来,气促改善,再慢慢入睡后,他才离开监护室。18日早上,这位病人顺利转到火神山医院继续治疗。

在汉口医院呼吸七病区战斗,除了给患者精心的临床救治,邵汉权还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常常到病床边安抚、关心、鼓励病人,给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关爱,看到生命的希望。有一次夜班巡房,一位刚入院不久的患者心情很焦虑,导致睡眠质量不好,影响恢复。邵汉权便给患者讲解病情和防控知识,跟她拉家常,还温情地对她说:“阿姨,等你康复后,东莞人民欢迎你来做客!”慢慢地,这位患者情绪稳定了许多,对医护人员多了一份信任,也增强了战胜病毒的信心,不久病情也逐步好转起来。

性命相托,永不言弃!邵汉权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细心地照顾着每一个病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病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与病人零距离接触,倾尽自己所能,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一天早上,邵汉权收到家人发来的一张照片,照片里大儿子举起涂鸦着“中国加油!”的卡片,3岁小儿子举着的卡片里则写有“爸爸加油!”。原来,这是大儿子的手工作业,想念爸爸的弟弟也缠着哥哥要帮他做一个送给英雄爸爸。看到照片的那一刻,邵汉权的心也变得酥软了,默默地对儿子们说:“孩子们要坚强,等爸爸打了胜仗就回来陪你们!”随后,他又精神抖擞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3月19日、20日,第二批(2月9日出发)、第三批(2月20日出发)东莞市援鄂医疗队相继归来,而邵汉权所在的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仍然留在武汉。至3月22日,在最危险的地方奋战最长时间的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终于不负众望完成使命凯旋。看着满城亮灯,人们夹道迎接抗疫英雄回家的场景,邵汉权激动得喉咙哽咽,泪流满面……

从1月29日出发,到3月22日归来,邵汉权是最早一批驰援武汉、最后一批回东莞、最长时间援鄂的抗疫英雄之一。54个充满险情的日日夜夜,战斗在一线的邵汉权用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仁者必胜的意志,在人生旅途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