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大潮州”蓝图跃然纸上

29.07.2014  19:41

    古城潮州,位于韩江之畔。一江秀水蜿蜒而过,哺育了淳朴勤劳的潮州人民,造就了这里独特的“一江两岸”城市形态。然而,润泽着凤城的母亲河,也成为隔断韩江东、西两岸互通发展的天堑。为方便韩江两岸民众的出行,开发韩江东片新区,推动城市向东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原有跨江桥梁的基础上,着力推动韩江东西溪大桥、潮州大桥的开工建设,架起韩江两岸发展的交通“大动脉”,完善城区交通路网,拓宽城市发展新空间。

    架起韩江东、西溪大桥

    当地百姓上城不用绕弯

    站在护堤公路云步村段的堤顶,记者举目望去,眼前便是宽阔的韩江西溪,对岸几个浇筑好的桥墩屹立在溪水间,而靠近护堤公路的东岸,一条钢筋栈桥搭建在溪心,为建设东侧桥梁做好施工准备。与此同时,在韩江东溪,十几根桥梁立柱已经建好,几名施工工人正往第“8-2”号立柱的钢圈模板中浇灌混凝土,再过24个小时,这根立柱也将脱模变成混凝土立柱。

    “韩江东、西溪两座大桥已经完成72根桩基结构的施工,按照每月10根桩基的速度,预计年底可完成主体桥梁桩基下部结构施工。”韩江东西溪大桥项目总工程师陈宇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额的四分之一以上,预计2015年下半年可架设好主体桥梁。

    江东岛上7万多民众,将成为韩江东、西溪大桥建成最直接的受益者。建成后的韩江东西溪大桥起于省道S233线枫溪段,向东经枫溪区云步村跨省道S232、南堤、西溪,经潮安区江东镇下水头村再跨东溪、东厢堤,经磷溪镇田心村与省道S231相接。项目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桥梁宽度18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以后我们到潮州市区,就可以直接过西溪大桥,走护堤公路、潮汕公路进城,不再需要绕道江东大桥,出行方便了很多。”家住下水头村的陈婶高兴地说,韩江东西溪大桥开工以来,村民们经常到施工工地走走看看,就盼着大桥早日建成。

    架起潮州大桥

    激活韩江东片经济活力

    和江东镇的村民一样,磷溪镇的村民们同样怀着美好的憧憬,盼望着潮州大桥架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村本来属于‘死角’,这条桥建起来,我们村就活了,经济就好了。”磷溪镇的村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潮州大桥直通激活当地经济,不少村民在大桥建设征地拆迁时也都尽力配合。

    正在开工建设的潮州大桥,以潮州大道与南较路交叉点为起点,向东南跨越南堤、上埔村、韩江西溪、下洲村、韩江东溪、东厢堤,在韩江东岸湘桥区磷溪镇窑美村、埔涵村落地,与韩江东片规划新城区中心主干道潮州东大道相接,共同构成韩江东西两岸新旧城区的中轴线。这将大大完善韩江东区的交通路网,为东片新城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交通基础。

    据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林树锋介绍,潮州大桥自去年10月22日开工以来,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预计至6月15日,可完成主塔水上钻孔桩作业平台和龙门架的搭设,水中钻孔灌注桩15根,水中承台2座,陆上承台5座,水中墩身2座,陆上墩台身14座,届时工程BT投资建设方累计完成投资约1亿元。

    架通交通大动脉

    完善路网推进城市东扩

    也许在老百姓眼里,关注更多的是韩江东西溪大桥、潮州大桥缓解出行难、激活当地经济的民生意义。而潮州市的决策者们思考的却更远,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两座大桥对交通路网的完善,更看到了两座大桥架起的交通大动脉,将为城市向东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

    很长一段时间,潮州的城市发展集中在韩江西侧,韩江东岸的开发却相对滞后,未能形成“一江两岸”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原有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这已成为制约我市跨越发展的瓶颈。城市向西缺乏发展空间,跨江东扩将打破我市城区土地资源的紧缺瓶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韩江东西溪大桥、潮州大桥建设对完善潮州公路网布局,推动城市东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市长李庆雄在调研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时说,建设中的韩江东西溪大桥、潮州大桥,其东侧都落地于韩江东片新区,将打通城区西片与东片的交通大动脉,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发展环境,改善一江两岸三地交通状况,加快韩江以东片区开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飞虹横跨东西,天堑顿变通途。按照施工的日程表,2015年下半年,韩江东、西溪大桥将建成,2016年12月,潮州大桥将竣工。我们期待着,这两座万众瞩目的大桥,能早日架通潮州城区西片、东片的交通大动脉,让“一江两岸”的美丽愿景成真,让韩江东侧的老百姓也共享潮州振兴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