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军:国企重组概念股将怎么走?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改革给持续低迷的证券市场注入强心剂,不论是媒体、还是投资机构都成功地诱导那些苟延暂喘、一息尚存的股民相信:机会来了!
百度“国企改革”,搜出许多感兴趣的标题,打开一看,都是预测某省某市某央企重组,然后列出重点关注的个股若干。
而管理层也有力地配合了市场“预期”。过去,在各省、市国资委的改革方案中,无一不是将资产证券化当做不二选择,还具体给出资产证券化率目标和完成时间表。于是,辖下控股上市公司便股价异动。
从市场规律来看,各地国资委及央企都希望推进改革的同时,在资本市场实现利益最大化。那么大家跟我一起做几个简单的算术题。
首先,据权威统计,2013年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23.76万亿元,2012年国有资产总量215万亿元。剔除已经包含在这23.76万亿元里面的国有资产,再剔除已经在境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国有资产(暂无数据,但是总量肯定不会太大),余下部分等待资产证券化的有多少?结果很吓人吧?
此外,这23.76万亿元是“市值”,等待资产证券化的这部分国有资产是“净值”。随便以一个不高不低的溢价发行,结果会是多少?结果又是很吓人吧?
同时,当年上市的国有资产,多数已经做了漂白撇清,还算是优质资产。如今要整体上市,包袱无处可卸,只能荤素混搭、反向收购、整体置入。这样的资产质量对股市会发生什么作用?结果仍然很吓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很多国有资产证券化任务是完不成的,换而言之,国企重组概念股可能多数不靠谱;其二,如果国资系统完成相当比率资产证券化任务,远远超过了A股市场承受力,国企重组概念股更不靠谱!
最后,来点技术含量的点评。国资委如此热衷于搞资产证券化,有两个显性目的:一是自己监管不得力,甩手让证监会监管;二是利用证券市场的“市值”功效,迅速放大资产统计盘子,超额完成保值增值任务。
然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微观上国有企业要有竞争力,不管是上市还是不上市;宏观上中国经济要稳健发展,其中当然包括健康而有活力的证券市场。这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好结果。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