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梁留科:气象服务在“智慧旅游”中占据重要位置

14.03.2016  12:48

  中国气象报记者段昊书 

  “精准扶贫瞄准的是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往往具备相似特点:污染较少,拥有绿水青山,但生态保护的压力并不小;经济发展压力大,但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南省委副主委梁留科近日接受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自然环境、气候资源较适宜的地区,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可以放在用信息化手段发展“智慧旅游”上,其中,气象服务是重要一环。

  梁留科说,所谓“智慧旅游”,就是把旅游资源的开发、营销、管理及服务保障,用信息化及“互联网+”的方式,统筹运营。“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资金上的缺口相对容易弥补,关键在于补上人才与技术上的短板。而信息化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思路。

  他举例说,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共同建设“智慧旅游管理平台”。不同地区的旅游开发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营销、宣传资源;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可以在平台上远程实施;气象、林业等部门的旅游保障服务信息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快速收发。

  同时,梁留科还认为,运用“智慧旅游”的理念可以有效提升旅游品质。“景区管理、开发人员可以使用‘智慧旅游管理平台’。该平台设计时还要考虑游客的体验。游客通过手机软件,可以查询到平台加工后的各类旅游服务信息。比如,卫星定位游客位置后,游客可浏览所在地周边景点简介、聆听语音讲解、查询附近服务设施、了解气象适宜度等。

  梁留科告诉记者,在酝酿该提案的过程中,他曾多次到气象部门进行调研。他认为,气象服务在“智慧旅游”中占据重要位置。

  “既然可以针对农产品进行气候品质认证,气象部门也应该对旅游景区进行气候品质认证。”梁留科说,一是针对旅游开发应进行气候背景分析;二是除常规天气预报外,可以发布景区游览气象适宜度预报,综合考虑温、湿、风、紫外线以及空气质量等要素;三是与旅游、林业等部门共同加快推进大气负离子监测工作,并发布相关服务产品,对‘天然氧吧’等概念进行官方评级或认证;四是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工作。

  “应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旅游气象服务,做到及时、互联、互通。内容上应该更具针对性。”梁留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