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南林场场长何伟坚扎根林场 三万亩山林就是他的家

19.03.2016  11:49
担任梅南林场场长后,何伟坚力推改善林相、推广乡土阔叶树种。得益于代代林场职工的辛勤付出及当地良好的生态,梅南林场很少发生火灾。现在,当年同批来场部报道的大学生中,只有何伟坚还留在林场,用行动给自己的林业生涯写上“长情林场职工”的注脚。

何伟坚,梅南林场场长。 (林翔 摄)

  ●本报记者  张柯

  1996年,入职两年、年仅26岁的何伟坚被提拔为梅南林场副场长,成为当年梅州市直林场最年轻的干部;20年后的今天,这位“老”场长依然与一线林场职工一道,守护着3万多亩山林。

  1994年,受到全省第一轮大规模造林运动的鼓舞,大学毕业生何伟坚坐着顺风车,一路颠簸来到梅州市国营梅南林场。这一干就是23年。他从最基本的技术员做起,白天要完成苗圃管理、林业调查、木材检尺、公路管理维护等日常工作,还要向苗圃工人传授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杀菌试剂配制和使用方法以及苗木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晚上经常挑灯夜读,钻研林业知识。担任生产股股长时,又兼职推销员,去各地“叫卖”林场木材。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木材市场不断缩小,面临着转型的考验。走出“伐木经济”的难题,交到那一代林场人肩上。何伟坚用“转型阵痛刚开始”来定义那一段林场岁月。“木材替代品开始普遍,市场疲软。以前十几辆空车停在路口等着拉木材,但那时林场木材却都放到腐朽了,商人还等着压价。”提拔为副场长后,他开始分管林场水电工作,全力协助一把手推进“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养林”工作,对原有场区水电站进行升级改造,后又兴建了林场的第四座水电站。如今,梅南林场水电收入达90多万元,成为林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国有林场主要职责转变为生态保护。担任梅南林场场长后,何伟坚力推改善林相、推广乡土阔叶树种。“时任林业局长来调研,问种什么树好,我就建议要种乡土阔叶树种,易存活、抗病强、生长好、防火能力也好。”他多年研究林业悟出的道理,在实践中得到肯定。得益于代代林场职工的辛勤付出及当地良好的生态,梅南林场很少发生火灾。但“过界火”却难以避免。去年春节前,一场“过界火”毁了林场700亩山林。庆幸的是,经过林相改造后的山林,延缓了山火蔓延速度,火情及时扑灭,没有造成更大损失。而隔壁火场因有大面积纯松林,多次扑灭又数次复燃。直至大年初一,参与救火工作的何伟坚带着队员,用红外线测温仪沿着火场测了一圈,确认厚厚的松针下没有“地下火”后才返回场部,当时已是夜间10点。

  20年与大山为伴,塑造了何伟坚不善言辞的朴实性格。现在,当年同批来场部报道的大学生中,只有何伟坚还留在林场,用行动给自己的林业生涯写上“长情林场职工”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