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公共自行车启用 办卡或手机扫码可用

05.11.2016  15:37

工作人员为市民讲解使用事宜。

志愿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参与绿色骑行宣传活动。

  本报讯  (记者严海苑  实习生邓娜)昨日下午,梅县区人民广场举行梅县区公共自行车运行启动暨绿色健康骑行活动,该区1300辆公共自行车正式启用,市民可以通过办理自行车IC卡或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租车,在华侨城广场、扶贵市场、文体中心、亲水公园等40多个站点使用自行车,随租随用,通借通还。

  4个点可办理IC卡

  启动仪式上,由志愿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骑行队伍,从梅县区人民广场出发,经过人民南路、新地街、府前大道等进行绿色骑行宣传。“车辆很轻,很好骑。”体验完骑行的市民何先生说道。

  “目前,市民可持身份证到宪梓大道南邮政局站、华侨城广场站、新地街路口站、人民广场运营服务中心等4个点办理IC卡。”梅县区城综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办卡时需要缴纳400元押金(其中300元作为公共自行车租用的“信用保证金”,100元存入该卡电子钱包作消费资费,借车人退还卡时退还保证金和卡内消费余额)。在读取身份证和交款后,市民需填写《梅县区公共自行车个人租赁卡申请表》并签名,然后可拿到IC卡。

  手机扫码亦可用车

  除了用IC卡租车,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租车。据了解,所有站点的自行车锁止器上都贴有二维码,市民可以下载“叮嗒出行”APP或关注公众微信号“叮嗒出行”,进行注册缴纳200元“信用保证金”后,可通过手机扫码租车。

  记者采访了解到,公共自行车站点的租用服务时间是24小时,租用对象为14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14周岁以下的应当在同行的成年人监护下使用)、具有熟练自行车骑车能力的需求者。公共自行车收费标准如下:1小时以内免费;1小时至2小时收费1元;2小时至3小时之内则在1元的基础上,加收2元(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算);3小时以上则在3元的基础上,每小时加收3元(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算)。

  “目前梅县区城区范围内各大主干道、商场休闲区、办公场所、学校和各主要生活小区都设有站点,慢行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市民可以通过‘巧借巧还’、‘通借通还’的方式,享受绿色出行。” 梅县区城综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华侨城广场、扶贵市场、文体中心、亲水公园等40多个站点公共自行车的启用,有助于减轻城市短途交通压力、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推动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