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法院“分段”新模式让案件执行提速

19.01.2015  18:10

  梅州网讯 交通事故赔偿、抚养费、赡养费纠纷等案件在涉民生案件中占有很大比例,与申请执行人的日常生计休戚相关。梅县区法院通过采取“分段式执行”、上门服务等措施,让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得到及时兑现。去年,该院共受理274宗这类案件,全额执行到位236宗,执行到位金额3164万多元,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上述案件的执行往往需要一至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部分受害人的生活、治疗难以得到保障。为提高执行效率,梅县区法院在立案阶段就一并送达《主动执行告知书》,引导当事人及时采取诉讼保全措施,避免债务人转移、隐匿财产。在审判阶段,法官利用一切时机进行调解,促使债务人自觉履行义务,并及时跟进执行情况。发现没有及时履行的,立即启动主动执行程序,移送立案庭立案,并当天移送执行局,快速进入执行程序。对拒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该院创新“分段式执行”模式,组建了财产查控组、财产处置组、执行款分配组,对执行程序各个环节的工作实行批量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执行效率。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执行法官还主动上门服务,并将执行款送到家中。去年,该院已全部执结的236宗案件,绝大多数10天内执结。

  对债务人确无履行能力导致难以有效执行的案件,该院争取政府支持,每年拨给28万至30万元成立司法救助基金,用于救助特困当事人。去年,该院共为54宗执行案件104名特困当事人发放了26万多元的司法救助金。此外,通过司法救助,该院还成功清理了15宗涉特困群体、涉重复信访的执行积案,办结了无财产可供执行积案23宗。

(记者陈潮华 通讯员黄义涛 曾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