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万“粽”聚集备战端午节

07.06.2015  11:33
离端午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商家们便开始将各种各样的粽子摆上货架。部分超市甚至在五月下旬就已经开辟端午专柜了。昨日记者走访了梅城老街、酒店、商超、农贸市场,发现今年的粽子亮点多多,可老板们都说现在买粽子的人还不多,摆出上架是希望提前混个脸熟。


梅州本地传统粽子价格、口味更亲民。

  梅州网讯 (记者杨敏)离端午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商家们便开始将各种各样的粽子摆上货架。部分超市甚至在五月下旬就已经开辟端午专柜了。昨日记者走访了梅城“老街”、酒店、商超、农贸市场,发现今年的粽子亮点多多,可老板们都说现在买粽子的人还不多,摆出上架是希望提前混个脸熟。

  “紫米红枣粽”、“杏鲍菇烧肉粽”、“西米茶点粽”、“白玉细沙粽”……梅城超市这些新样式粽子可赚足了眼球。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引进像三全、思念、皇中皇等大品牌,所以粽子口味的样式就多。记者仔细观察发现,其实不仅仅是品牌,架子上粽子的来历与文化皆不相同。比如来自于本省的肇庆粽子、汕头粽子,以及来自于外省像河南郑州、广西、台湾,各地的口味皆各有区别。台湾口味的粽子偏甜、肇庆的粽子灵感多来自于中国传统菜肴、汕头的粽子总少不了海鲜,有些粽子礼盒还配搭了咸蛋,粽子的地域性特点非常浓郁。此外,粽子包装方式也有很多讲究,足见商家的用心。除了往年能看到的真空袋装、网兜、礼盒,今年还出现了像竹篓装、布袋装等包装。记者发现,其实粽子这些精美的包装、好听的名字、丰富的种类,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是最大的。

  今年这些粽子销售情况如何呢?专柜的销售人员表示,虽然今年的粽子提前了一个多月上架,而且粽子的种类越来越多,更加商品化和多元化。“自上架以来,粽子的销售还比较清淡,都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正在架子旁研究这些礼盒粽子的张阿姨说,梅城人都有自己裹粽子的习惯,都直接从市场上买了新鲜的粽叶和糯米、馅料回家自己做,这样更有节日的气氛,也更安全放心。另一位正在挑选的阿姨指着一款瑶柱口味的粽子礼盒告诉记者:“你看,这盒粽子共6个,价格为169元。每个粽子高达二十多元。一般人都买不起。”不过记者发现,一些散装的粽子价格比较便宜,但大多数也高于5元每个。由于价格偏高,很多中老年人还是更愿意关注传统老店的粽子。

  记者走访梅城泰康路发现,这些传统的粽子其实更贴近市民的生活。仅仅在记者停留的几分钟里,就有好几拨下班的市民顺便买了粽子回家。与货架上的粽子不同,这些粽子的价格还是维持在2元-5元一个,口味也有十几种。店主吕建昌告诉记者,一般都要到初一时才会很多人购买,但这些天批量订购粽子的客人慢慢出现了,这些客人都是提前定做了几十斤的粽子,寄到珠三角等地方。临近端午,吕伯表示,正在冥思苦想一些新的样式,估计几天后会上市艾草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