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沿江河堤石凳破损残缺

18.07.2016  18:15
在江北沿江半岛往梅荷东路方向100米的河堤上,记者看到有些石凳的凳面移位,有些凳面已断成一半,有些凳脚与凳面已完全脱离堆放在路旁,有些石凳的凳脚、凳面不翼而飞,只剩下原先固定石凳的两条钢筋。

凳脚堆在倒下的凳面上。

  本报讯  (记者李玉娇  实习记者刘润涛)近日,有市民向本报“民生一线”栏目反映,称梅城沿江两岸河堤上不少石凳破损、残缺或移位,存在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对破损严重的进行拆除更换、能加固修补的及时修复,不要长时间无人管理,有损城市形象。

  连日来,记者走访梅城沿江两岸河堤及一些公园发现,不少供市民休息的石凳或被人为破坏,遭到不同程度的砸毁,或年久失修残缺破损。在江北沿江半岛往梅荷东路方向100米的河堤上,记者看到有些石凳的凳面移位,有些凳面已断成一半,有些凳脚与凳面已完全脱离堆放在路旁,有些石凳的凳脚、凳面不翼而飞,只剩下原先固定石凳的两条钢筋。记者观察到,因没有石凳,在靠近德龙桥路段散步的市民只能靠在护栏边暂做休息。记者沿该路段数了数,约五百米长的路段就有5个石凳“惨遭毒手”。 经常在这一带散步的谢伯无奈道:“这个现象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以前也坏过,有人来修,但修好了不久又坏了,这对我们老人家影响很大,走累了不仅没地方休息,而且晚上灯光较暗,老人家没看清坐上这些坏石凳很容易摔伤。”

  相较之下,嘉应大桥通往剑英体育馆一带的沿江路,遭到破坏的石凳数量则相对较少。市民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多巡查检修,发现被移位的石凳凳面最好尽快修复回去并进行加固,破损的应及时更换或修复。另外,可以通过加固底座、采用整块石头做石凳、改变石凳设计等方式,以防止有些不良人员对石凳进行破坏。

  (报料人:何女士,奖金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