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空气达中度污染 市民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城区“灰头灰脸”,从归读公园望去,远处的楼房若隐若现。
【民生关注】
●本报记者 李盛华
连日来,梅州持续出现灰霾天气,全城“灰头灰脸”。梅州三个空气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显示,梅城空气的首要污染物多为PM2.5和PM10,空气质量最严重时达中度污染。就白天情况来看,下午的空气优于上午的空气,有关部门提醒市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并注意饮食。
现象:白天空气从中度污染转向良
我市在嘉应学院、梅县新城和市环境监控中心设有3个监测站点,监测值实时发布。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登录广东省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看到,嘉应学院监测站点的实时AQI(AirQualityIndex的缩写,即空气质量指数,在0至50为优,51至100为良,101至150为轻度污染,151至200为中度污染,其数值越大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就越大)为189,空气质量达中度污染,其中首要污染物为PM2.5(细颗粒物),一小时浓度均值为122ug/m 3。而梅县新城和市环境监控中心的AQI分别为186和160,空气质量均达到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都是PM2.5,一小时浓度均值分别为133ug/m3(微克/立方米)和148ug/m 3。据了解,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定为75,数值越高则表示空气污染越严重。
到了下午,空气监测数据有所变动。15时许,记者在广东省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看到,嘉应学院、梅县新城、环境监控中心3个监测站点的AQI分别为67、97和93,空气质量从上午的中度污染转向良,嘉应学院和环境监控中心监测到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可吸入颗粒物),一小时浓度均值分别为45ug/m3和62ug/m3,而梅县新城的污染物仍是PM2.5,浓度为72ug/m 3。
建议:减少户外运动多食粗纤维食品
近日,不少市民反映,他们外出时经常出现呼吸不畅等状况。“今天骑摩托上班,感觉喉咙有点痒。”市民李女士说。鉴于空气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省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在发布空气质量状况的同时,还对公众作了健康指引,认为污染会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建议儿童、老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灰霾天也要注意饮食。有专家建议市民平时多喝水以增加新陈代谢,多进食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蔬菜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加咽喉和肺部黏膜的保护作用。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熊念峰说,市民在灰霾天要适当吃一些粗纤维(膳食纤维)食品,蔬菜如木耳等有利于吸附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等,集中起来排出体外,起到清肠胃的作用,水果如雪梨等则有润肺的功效,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
此外,据气象部门预测,本周中期全市将有小雨局部中雨,气温下降,8日以后有一股中等强度冷空气登陆梅州,将出现阴天有雨天气,届时有望改变“灰头灰脸”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