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佛教“香花”文化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13.08.2014  18:57

  佛教“香花”是一种佛教科仪,根植于客家民间的传统习俗,是客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特殊宗教文化载体,在广东省梅州市客家地区广为流传。梅州佛教“香花”现有佛事科仪30多套,其中,“席狮舞”和“铙钹花”科仪已分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席狮舞”、“铙钹花”植根于佛教文化。
  佛教传入梅州与当地的文化生态相结合,从而伴生出“香花”,“席狮舞”、“铙钹花”等“香花”科仪,并得到逐步发展。梅州客家地区举办丧事时,常将“席狮舞”和“铙钹花”作为“香花佛事”现场穿插的游艺仪式。
席狮舞”有近千年历史,是佛教传入梅州、结合本土文化产生的一种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席狮舞”道具简单——卷席即为狮,但动作技巧丰富,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深受梅州客家地区人们的喜爱。表演者通过手腕的灵活绕动、身体的诙谐变化突显狮子的各种形态:时而威武勇猛,雄壮威风,时而嬉戏欢乐,幽默恢谐。让人们在观赏舞狮表演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铙钹花”属于杂技性的技艺表演。道具是佛门中的伎乐供养的法器——铙钹,重约1公斤,直径约有40厘米。表演时,通常由一个僧人持两至三个铜钹上场表演,四五个僧人在旁边打鼓伴奏。表演者利用手中的铜钹左右开弓、上下翻飞,达到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变幻多端的表演技艺既奇异又惊险,极具观赏价值。“铙钹花”技艺的舞蹈动作共108个,其中有单转钹、双转钹、高空抛钹等数十种高难度技巧动作。
  “席狮舞”、“铙钹花”逐渐走上艺术舞台。
  以前“席狮舞”和“铙钹花”表演主要是是民众进行传统人生礼仪“香花佛事”时,僧人在佛场间用于调节气氛的余兴节目,过去在梅县、平远、蕉岭、五华、兴宁等地的农村较为常见,现在经过表演者不断加工整理,已成为文艺舞台上的一个奇观。2008年,“席狮舞”的传承人释宝华师傅一行应邀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出席每年一度的世界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艺人展示“席狮舞”、“ 铙钹花”。在释宝华师傅等“香花”僧人的不断创新改进下,“席狮舞”、“铙钹花”还经常参加各地原生态文化汇演交流,让这一佛教“香花”科仪得到提升和弘扬。如2013年参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汇演,《铙钹花》获成人组金奖。近日,“席狮舞与铙钹花”作为广东省唯一表演团队代表广东参加在贵州举办的国内外原生态歌舞团队汇演,独具特色的“席狮舞”和具有高超技艺的“铙钹花”经过精心编排,巧妙融合一体,让在场观众惊叹不已,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眼球”,该表演项目还将在广东揭阳、汕头、河源等多个地区巡演。
  相关部门不断探索保护传承佛教“香花”科仪文化。
  “席狮舞”和“铙钹花”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当地客家人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以及生活方式,传承与保护好“席狮舞”和“铙钹花”,对于继承和发扬当地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席舞狮”、“铙钹花”仍然面临着生存问题。如随着殡葬制度的改革丧事从简,这一传统民俗日益淡化,农村民俗中的展示平台日益缩小。表演者(僧人)采用嫡传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口传心授,习艺周期长,难度较大。老师傅随着年纪的增大,已经不能完成难度较大的动作,年轻人多不愿学,加上投入推广的力度还不够,对其有了解和学习的人非常少。
  近年来,梅州市、区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席舞狮”、“铙钹花”作了一些挖掘、抢救、整理、升华和弘扬的工作。如梅江区政府制定十年保护计划,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发挥老师傅“传帮带”作用,给高校、文化馆的年轻人授艺。民宗部门通过成立“梅州市佛教香花文化传承基地”,组织教职人员在“香花”教职人员培训班中进行科仪展示,协助专家学者对“香花”科仪进行文学艺术的研究,协助文化部门组织表演团队参加各类文化汇演等。政府相关部门和“香花”僧人仍在积极探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香花”科仪得到科学的保护,让“香花”技艺绽放光彩,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供稿:梅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编辑:宗教工作一处•廖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