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副市长陈丽霞:推动创新发展战略,加强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管理

31.08.2015  12:35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张娅喃 实习生熊捷)8月28日,梅州市副市长陈丽霞做客“梅州发布”微访谈,围绕文化、科技、知识产权、外事侨务、港澳事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妇女、儿童、卫生计生、残联、红十字会工作等领域的社会热点以及网民关切的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微访谈回放>>>

  被称为全世界客家华侨祖籍地和精神家园的梅州,是广东省规划建设的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梅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民生保障和公共安全管理,加快振兴发展步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词汇。针对网友的提问,陈丽霞也谈了自己的理解,“国家的繁荣在于人民创造力的发挥,经济的活力也来自就业、创业和消费的多样性。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就推动创新的具体举措,有网友提问政府如何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紧缺,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和创新。陈丽霞作出回应:融资难是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大瓶颈。广东省出台相关政策,从平台建设、政府基金支持、增信支撑、政府服务等7个方面提出18条措施。另外,2015年至2017年,省财政还将统筹安排专项资金66亿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投融资。市直相关部门将做好跟省的对接,切实落实好政策。“如果你的企业有专利知识产权,请你关注知识产权质押方面的情况,去年,梅县客家村镇银行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620万元,具体情况可以咨询市科技局,”陈丽霞表示。

  前不久,在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梅州市启动2015年“非遗大观年”活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之所以举办此活动,陈丽霞解释道,举办非遗大观年活动主要是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推动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需要。梅州是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活动,进一步保护传承优秀客家传统文化,推动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二是实施文化民生工程的需要。大观年活动丰富和满足农村基层群众精神生活,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全面收集整理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图文、音频、视频等资料及实物器具,编印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图典,建设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为非遗保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意义重大。在访谈中,陈丽霞对广大网友关心的食用油质量问题回应称:“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市食安委将食用油的专项整治工作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市食安办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食用油专项整治行动,从整治情况来看,我市食用油市场整体状况还好,食用油抽检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花生油现制现卖小作坊还有无证经营、卫生状况欠佳、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现制现售花生油产品抽验合格率偏低等问题。”陈丽霞表示,下一阶段,市政府会组织力量继续加大力度整顿,相关部门也会加强日常监管。而关于药品安全方面,陈丽霞也特别提醒市民网购药品时应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选择药监部门批准的合法销售药品的网站,并保留好相关的票据,切不可听信虚假宣传,盲目购买,以免延误治疗,损害健康。

  不仅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近期沈阳、湖北等地发生的电梯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共安全的思考。就此,陈丽霞表示,保障电梯安全,在监管措施上除了实施准入制度以外,还规定管理者和使用单位必须实行电梯的定期检验制度和电梯的维护保养制度。同时,为了掌握电梯的安全状况,政府每年都要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电梯的监督抽查。“最近,针对外地电梯事故频发的情况,市质监局组织力量集中开展自动扶梯专项检查,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对多家单位的自动扶梯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企业停止使用,并限期落实整改,”陈丽霞进一步补充道。

  此外,陈丽霞还针对网友们提出的有机食品、骨髓捐献、外派中文教师、台胞签注政策、红十字救助、农村文化活动等问题一一作出回答。

   【“微观梅州”系列微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