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城市规划:未来十五年长啥样?
梅州城区客都大道。何森垚 摄
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何森垚 摄
城市对经济的拉动不足,“小马拉大车”困局怎么破?主导工业不够强、不够壮,未来15年如何弥补工业短板?
刚刚闭幕的省委全会认为,弥补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短板,就要继续扭住“三大抓手”,把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产业建设的支撑作用、城市建设的承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月1日下午,梅州市召开会议对《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进行讨论和研究。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一个目标、三大抓手、两条底线”的系列部署,梅州结合地方特色,探索出一条新型城镇化与实现振兴发展的战略和实施路径,力求打造富庶美丽和谐幸福梅州。
梅州市委书记黄强指出,城市让人生活更美好,规划设计要体现梅州特色,有时代气息,统筹城镇群建设,统筹好产城融合、统筹好多规合一,抓好规划完善,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融进去。
焦点一.城市扩容
打造“一区两带” 城市化进程提速
“城中有湖,湖中有城”。中国环境好的城市并不在少数,梅州山城风光无限好,自然要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福利。当前,梅州城市用地资源局限,中心辐射较弱。可集中建设存量用地不足,且布局分散。中心城区人口和经济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梅州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重点打造“一区两带”三大战略空间增长极,带动市域产业经济发展。
在主体功能区划方面,计划依托重要增长极与门户地区,对接东南亚、港澳台,畅通珠三角、海西区,连接潮汕平原与内陆腹地融入汕潮揭,通过扩容提质,形成“一轴两带”、“一主三副”、“重点集中”、“有机分散”的空间差异化、非均衡增长结构。顺应山地城市空间特征,通过组合发展、特色分工,发挥对市域空间组织与经济带动作用。
“一区两带”新格局的打开,囊括了嘉应新区、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和梅江韩江文化生态健康旅游特色产业带的建设。
嘉应新区是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重要抓手,“产城联动,以城带乡”,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以广梅产业园为核心区,促进项目落地和产业集聚,以产促城,产城融合;梅江韩江文化生态健康旅游特色产业带,要以文化、生态和苏区为优势,统筹发掘梅县、蕉岭、平远、大埔、丰顺等旅游资源。
值得关注的是,到2030年,梅州市域总人口将达到560万人,常住人口535万人左右,城镇人口将大幅增加。
这意味着到2030年,城镇化水平会得到大力提升,城镇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通过扩容提质,实现人口和产业集聚度大幅提高;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率达57%—60%,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
从空间布局来看,规划将构建“一轴、一心、多组团”的格局结构。以梅江大道及其延长线为城市轴线组织城市核心公共职能的空间拓展,由内环路串联的古城区和传统城市建成区核心,引导城市空间以组团形式拓展,形成江南现代服务业组团、梅县区现代商贸组团、城西商贸物流组团、江北教育科研组团、东山文创产业组团、南口生态旅游组团、西阳生态养生组团等专业化职能组团。
在城乡空间结构上,通过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完善副中心功能,培育各县县城,打造中心镇与美丽乡村,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在景观特色上,强化山脉、水脉、城脉,塑造“大山水、小城镇”景观特色,彰显客家风貌与岭南风格。
焦点二.产业
发展5大板块 打造七个百亿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梅州GDP增速成绩喜人。但工业短板仍然存在,产业层次较低、支柱产业不强、经济总量偏小。从目前的产业情况来看,梅州经济基础薄弱,绿色产业初步形成,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基础较好。
立足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培育四大战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产品制造业、资源型产业、先进制造业、商贸物流业、新经济产业五大产业板块,打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电声产业、机械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绿色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七个百亿产业集群。
围绕着产业布局,梅州计划建设绿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绿色工业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产业集群。以珠三角、海西地区等城市需求为契机,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推动规模化农业基地建设、延伸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未来,梅州市将结合工业园区及机场重点建设城北工业物流园(预留)、梅县商贸物流园、东升物流园和机场物流园四大物流园。绿色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然之路,要以打造梅州市绿色现代产业核心区,成为广东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精致高效农业示范区、世界客都现代服务中心为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带动力强、集约化水平高、关联度大的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构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结构优化的绿色产业体系。
为推动产业取得更大突破,梅州还计划利用国家关于原中央苏区、广东省关于粤东西北地区以及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广梅帮扶等多重政策优势,搭建空间、产业、企业与政策对接平台,确定重点发展地区与产业园区以及设施建设需求,为空间、产业、企业平台提供资金、基础设施、用地指标、人才等扶持,实现政策落地。
焦点三.交通
构建快速交通体系 改写经济版图
城市规划关键在交通,成效也在交通。一直以来,梅州区位边缘独特,交通发展滞后,位于闽粤赣边区、世界主要客家文化区,距离珠三角、海西区4—5小时。
根据规划,梅州计划按照构建“潮汕平原北上开拓腹地枢纽”的交通发展定位,通过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及机场迁建,构建快速对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粤东北交通中心城市。同时利用国家铁路、高速公路的骨架搭造,构建梅州市域内部1小时经济圈、与周边地区1.5小时经济圈,与珠三角、海西区3.0小时经济圈,将实现在海西区与珠三角之间“上下逢源”、“左拥右抱”的愿景。
深远的交通规划,能够拓宽产业发展空间。结合最新省铁路网规划,未来几年梅州境内计划布设梅汕高铁、双龙高铁、鹰梅铁路及浦梅铁路等高铁、普铁走向及主要站点;利用现状广梅汕铁路廊道,远期规划为梅州至汕潮揭的城际线,并连接揭阳机场;规划梅州高铁枢纽站、畲江货运枢纽,形成“四纵两横 双枢纽”铁路网络布局。
城市规划交通图上,公路交通线像是一张巨网,将中心区域连接到各个地方。其中,计划构建的“一环十纵八横”的干线公路网基本结构,包括了串联五华水寨、兴宁市、平远石正、蕉岭三圳、松口、雁洋和丰顺丰良的市域环路,以及十条纵向公路和八条横向公路。
未来15年,梅州将重点利用交通枢纽和城市功能节点相互促进作用,带动产业结构转型与发展,形成良好的绿色产业布局,以交通设施建设、打造游憩走廊、开通旅游服务专线等方式实现旅游交通与城市交通无缝连接。此外,梅州计划利用梅江、汀江、韩江的航道资源,打造特色水上交通。
特色
划定历史城区总面积约1.48平方公里
城市的新城绘制着人们理想的生活,而旧城却牵系着人们对城市的情感。城市的规划必须对古建筑的何去何从进行筹谋,为城市的历史遗迹保驾护航。文物古迹其实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而不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梅州重点保护和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11座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现有40个及后续申报列入保护的中国传统村落;366项文物保护单位和1646处公布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众多的客家围屋等优秀传统民居和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21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含6项国家级;中国第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来到了梅州,就得到客家围龙屋去转转。目前,全市范围内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客家围或客家围群落及主要分布在梅县、兴宁等地的围龙屋,大埔和蕉岭的方、圆土楼,大埔的半月楼,兴宁、五华的四角楼,以及在全市域均有分布的中西合璧式围楼(围屋)等。
如今主要的保护方式有两种。一是延续原有的居住功能;二是功能延伸拓展为公共或旅游服务设施,包括:社区文化设施、绿地休闲设施、展示游览设施、旅馆接待设施、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等。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还划定了西、北至梅州大道,东至公园路,南至梅兴路、金利来大街以及梅江沿岸,总面积约1.48平方公里的范围为古城保护区;划定凌风东西路、更楼下-十甲尾片区两片为历史街区,以重点保护凌风东、西路骑楼式传统商业街建筑群,以及更楼下-十甲尾历史街区的客家围屋等传统民居,并逐步拆除沿街遮挡建筑。
相关
严格把控生态禁建区守住绿色底线
实践证明,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脱离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则是“缘木求鱼”。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让市民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是生态环境保卫战的主旋律。
从高起点规划,到2030年梅州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100%。
同时,一盘更大的生态棋局也正在布下。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特征,规划局明确划分了城市的重点开发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的地区,将会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兼顾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
而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以及用于生态涵养的自然水体等生态敏感区,将划定为禁建区,在梅州一共有1081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32.94%。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约270平方公里。
此外,除重点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以外的区域,便是城市的限建区。这是全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包括农产品生产区和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共划定限建区面积约1788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54.26%。(黄思华 马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