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家长请注意!此病已进入流行高峰期!

20.05.2016  08:44

  每年的4-7月是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峰期。“邻居家的小孩得了手足口病,几天没上幼儿园了!”“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近日梅城不少家长致电媒体提出了担忧。

    据广州日报报道,截至5月16日,今年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8366例,死亡3例!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已发布手足口病预警信息:当前本省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高发期。

    为此,记者走访了梅州市疾控中心和梅州市人民医院等医院。据了解,5月份手足口发病数与上月相比有所增加。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据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在梅州全年均有病例报告,与近几年发病情况一样,从今年4月初开始,我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有所上升,发病年龄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我市手足口病监测显示,当前流行的病毒型别是EV71和CoxA16病毒。

    记者从市人民医院专门收治手足口病患者的中医科住院部了解到,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目前,手足口病发病数仍在正常范围。

    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医师曾志威介绍,“近期的手足口病患者比上月同期有所增加。”手足口病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发病前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如家长发现孩子手、足、口部位出疹或发热,有些会出现精神差、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出汗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手足口病虽然可怕,如发现有疑似症状,家长也无须过于担心,因为它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目前已进入了手足口病高发期,市疾控中心建议:

    ① 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工作,如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学生和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送至医院就诊;

    ② 学生和幼儿患病期间应停课休假,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复课。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每日落实学生和幼儿勤洗手。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③ 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

    ④ 定期对衣物、被褥等阳光暴晒。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增加消毒频次。

    另外,成人也会得手足口病,但多数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所以,有些时候家长身上感染了病毒而不知传染给小孩。所以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

     链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来源:微信公众号《梅州日报民生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