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日报》:梅州营改增按时保质平稳过渡

10.05.2016  14:57

  记者昨日从梅州市国税局获悉,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支持下,5月1日开始的四大行业营改增试点在我市实现了平稳过渡,税制转换工作顺利。 

  据了解,目前我市市直和各县(市、区)的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的试点纳税人均能顺利开具发票,发票种类涵盖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电子网络发票等。同时,国税部门顺利为建筑业、房地产业和生活服务业的试点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通用机打发票。 

  记者昨日在市国税局直属分局的办税服务厅看到,大厅里面多了许多营改增后前来咨询和办理涉及新税制税务事项的人员。国税部门除了增加办事人员来保障服务到位外,还购进了数台自助办税终端安置在服务厅内外,方便纳税人自助办税。一家建筑业企业的财务人员叶丽敏表示,以前公司的税务需要在国税部门报一次,然后再去地税部门报一次,现在进一个服务厅就可以全部办完,感觉方便了许多。现场另一位前来办税的企业财务人员则表示,如今更大的不同体现在5月1日后其公司多了很多可以抵扣税额的开支,税负有了较为明显的降低。 

  在梅江区国税局江南分局办税服务厅,新增的13个全新办税窗口正不断迎来纳税人的涉税事项办理。据了解,营改增后梅江区国家税务局增加了6000多户的纳税人,占全市新增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而江南分局就承担了其中3800多户的增量。该分局局长肖炼说:“我们通过区政府部门招收了25名代征员及时补充工作人数。除了增加人员场地,还协调公交公司定制公交线路,鼓励干部职工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平均每日为纳税人腾出60个停车位。” 

  市国税局局长梁培文告诉记者,筹备营改增工作时,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全市并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级各部门都围绕改革后“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尽快形成改革合力和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了全市相关单位按时保质推进改革,取得了营改增试点初战告捷的工作成效。 

      据介绍,目前我市国税部门将继续积极做好试点工作,充分准备,迎接7月份开始可能出现的新增小规模纳税人与原所得税纳税人同时按季申报纳税所带来的大量办税人流。 编辑:丘静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