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有个“青花瓷敦煌”

30.08.2015  11:55
大埔是中国四大青花瓷生产基地之一,有“南国瓷都”、“中国青花瓷之乡”的美誉。大埔生产陶瓷已有800多年历史,境内有广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仿龙泉青瓷窑业遗存余里古窑群,大埔青花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

    前日,来自海内外的30位专家学者世界客商与海丝未来展开热烈的研讨。在参加完研讨会后,2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马不停蹄地到梅县区的松口镇和大埔县参观考察。

     松口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港

    在松口镇,省政府参事、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特地题字“梅州松口是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港”,赠予松口华侨文史博物馆。

     大埔青花瓷敦煌

    大埔是中国四大青花瓷生产基地之一,有“南国瓷都”、“中国青花瓷之乡”的美誉。大埔生产陶瓷已有800多年历史,境内有广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仿龙泉青瓷窑业遗存余里古窑群,大埔青花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

    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谭元亨告诉记者,“高陂、桃源的青花瓷确实是在广东在全国和历史上是享有盛名的,从瓷器的角度来说,海上丝绸之路也可以被叫成海上的陶瓷之路。

    近年来,大埔县的陶瓷企业依托“中国青花瓷之乡”这块金字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鲜明的青花瓷,如客家围龙屋系列、客家风情系列等新型釉下青花工艺瓷,目前大埔青花瓷新产品超过1000种。

    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所长刘正刚说,“大埔青花瓷作为很重要的历史沉积,它在历史上会有很丰富的资料,我相信在这方面有待于当地的文史专家深入地发掘。

    学者指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复兴构想将为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机遇,大埔青花瓷则应发挥传统优势和侨乡优势,融合技艺创新,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打造“青花瓷敦煌”。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暨南大学教授王元林表示,“利用大埔在海外的侨乡资源,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影响,让我们这个青花瓷走出去。随着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向外扩张,重新构建一个新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青花瓷敦煌”。”

 

  稿件来源于:梅州市广播电视台

    记者:阳增 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