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生态名片获点赞 绿色发展有底气

13.10.2016  18:48

日前在梅州市召开的全省加快推进造林绿化现场会胜利落幕,梅州林业模式和成效成为与会者热议的话题。会议肯定了该市有生态有经济效益的林下经济新模式,来自省、市、县三级和各省属国营林场的全省各地林业系统代表不仅感受到了梅州人民在林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实干和勤奋,同时也感受到了近年来全市林业发展的成效和底气。

生态名片越擦越亮

从2012年至2015年,梅州市共完成碳汇造林工程359.4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686公里,建立自然保护区51个,建成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147个,还完成了825个乡村的绿化美化项目。至目前全市共有林地面积1824.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78%,有7个县级单位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单位),省林业生态县覆盖率已接近百分百,林业生态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省林业厅厅长陈俊光在讲话中特别称赞梅州在近几年实施的“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各县(市、区)今年造林绿化工作也做得很出色,梅州林业进一步擦亮了生态发展区的绿色名片,值得各地借鉴和学习。而东莞市林业局局长胡炽海则指出,梅州在森林公园的开发中,非常注重将历史沉淀下来的优良建筑文化融入到景观建设,无论是建筑的颜色还是高度,都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值得东莞学习。“除此之外,梅州在造林绿化的质量把关上,确实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管理机制,确保了造林绿化的质量。”胡炽海说。饶平县林业局副局长陈林强在参观了我市数个林业发展项目后则感慨道:“这里规划很科学,树木搭配合理,管护也很到位,进入林区后感觉非常赏心悦目。

绿色发展有底气更有效益

而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文则关注到梅州市林业产业的发展,他对梅州选择南药健康和生态旅游作为林业产业发展重点规划的理念和做法十分认可。潘文认为,无论是打造全国最大梅片生产基地还是红豆杉的种植,都是通过几家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通过产学研基地的模式进行发展,而该模式正是国家和省都重点推广的做法。

据了解,梅州市对绿色发展长期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并重、合理规划”的理念,从早期只有木材加工的林业经济逐步发展为油茶、林果、旅游等丰富的业态,在未来林业产业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方面有着较好的基础。市林业局局长朱少辉告诉记者,全市林业发展在原有的生态优势基础上,把相对欠缺的质量通过“四大重点工程”的建设给提升了起来,虽然管护压力重,但我市还通过森林防火立法,创新防管理念,走在了省里的前列。朱少辉说:“在发展的过程中,梅州还充分发挥林业综合经济效益,通过科技创新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林业造福了产业也造福了百姓。

对于梅州林业如何继续坚持绿色林业发展的道路,潘文建议,全市林业发展不仅要有规划、有管理,还要有市场,有标准。他认为,市场化和标准化才是最关键的,资金和资源都可以被替代或再生,但唯有打造高质量的、适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前瞻性的林业产品,才能让梅州林业的绿色发展真正起到辐射和带动的作用。(范斌)


[阳江]举办学习宪法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深入贯彻实施宪法,林业厅
[湛江]举办2018年依法行政专题研究班
为提高湛江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林业厅
[江门]举办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品质提升的水平和质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