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梅州策】梅州抓扩能增效促产业共建

19.09.2016  19:33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产业承载力和集聚能力得到提升。

  近年来,梅州乘原中央苏区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两大政策”的东风,加快与珠三角产业共建的步伐,着力补齐产业、基础设施、园区服务等发展“短板”,全市产业园区承载力日益提升,吸引力不断增强,园区经济正成为梅州加快振兴发展的“主引擎”。然而,新兴产业少、落地企业关联度低等瓶颈制约着园区经济发展。8月19日,我市召开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根据中央和省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加强与广州及各区的沟通互动,共同制定产业共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广州龙头企业和上下游相关联企业进驻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争取在较短时间内使两地产业共建取得较大突破。

 

  【扫描】

  突出园区建设

  提升产业承载力

  在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核心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内,总投资约8.6亿元的一批道路、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正加紧建设,形成了一期与二期互联互通的格局。在集聚带“四大组团”之一的丰顺县,235国道穿过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该园区今年来引进合同项目11个、计划投资60.18亿元。在产业集聚带另一组团的兴宁市,园区道路拉开了框架,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营……

东升工业园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硬件”完善力度,积极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努力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制订了《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2016年度工作方案》,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指导相关县(市、区)升级改造园区周边中学、卫生院等,提升园区公共服务水平。创新采用PPP等融资模式,破解建设中的资金难题。今年1月至7月,我市各大园区共投入14.13亿元,努力补齐园区水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

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

  与此同时,我市开拓创新补齐“软环境”短板。采取缩减办事流程、开展一对一服务,组建微信群和QQ群、搭建云服务平台等方式推行便民政策;成立市产业园区建设指挥部,印发《梅州市工业园(集聚地)建设管理评审实施方案》;搭建政企沟通协调“直通车”,持续实施领导干部挂钩重点企业制度,帮助企业扫除发展障碍。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我市各大园区共为企业解决问题逾万件。2013年以来,我市产业园区(集聚地)共获得省提质增效专项资金16.71亿元,其中仅今年就获得6.61亿元。

  推动产业共建

  致力打造产业群

  前不久,胡春华书记在省委全会上指出,推动产业共建,广东有独特优势。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积极主动推动产业共建。梅州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一直不断探索产业共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位于东莞石碣(兴宁)产业园的立讯精密电子连接线项目,是去年世界客商大会的签约项目,今年已实现投产。“至7月,我们的税收总额已达400多万元。如果达产,年产值能达到5亿元。”该项目负责人说,作为总部在东莞的上市公司选择在兴宁投资建厂,主要想利用梅州丰富的劳力资源,实现产业链的联动发展。

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

  和立讯精密一样,广梅园的东电化广晟稀土、珠江啤酒、伊利食品,东升工业园的国威电子、博敏电子,平远的荻赛尔,梅县区的金步智能液晶电视、安盛华珠宝,蕉华的硒嘉生态农业、清大科技,兴宁的精维进电子,五华的明珠星钟表等,均是产业共建项目。近年来,打造跨区域产业链,形成同等水平、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在梅州逐渐兴起,很好地促进了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这是我市坚持产业招商、以商引商所取得的成效。据了解,今年1月至8月,全市引进合同项目93个、计划投资额298.69亿元,其中近73%的项目落户在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

  我市依托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借力广州对口帮扶政策,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着力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仅广梅园区就引进项目4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有23个。目前,该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广汽强华等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以科伦药业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珠江啤酒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和以东电化广晟稀土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等主导产业。

  【亮点】

  “民经26条”破解融资难

  不久前,我市出台《梅州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民经26条”),让不少企业家纷纷点赞。

  “新政中有关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的条款,能很好地推动我市企业到主板、中小板、新三板等上市融资,实现做大做强。”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远喜说。他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拿出“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发展,彰显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提振了企业家的信心。

  8月18日,我市新一届领导班子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50多名企业家共同讨论该意见讨论稿。不到一个月后,该意见便正式印发实施。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拿出20亿元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展示了市委市政府“重实体、兴实业”的决心、魄力和干劲。

  记者翻阅“民经26条”发现,2016年至2020年,市财政将在整合现有产业扶持资金的基础上,设立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15亿元、补助奖励贴息类专项资金5亿元,重点围绕投资拉动、产业引导、科技研发、创新创业、上市融资和品牌建设等领域,扶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这是近年来我市关于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政策性文件。”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政策出台后,将把扶持企业发展的方式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能很好地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市实体经济发展。

  随着该政策的出台,我市相关部门还结合实际,制订了18个相应配套政策,逐步形成我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1+N”政策体系,推动梅州加快振兴发展。

   【案例】

  创新驱动力促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发展中的引领和驱动作用。如今,越来越多企业重视创新研发,从而实现“制造”到“智造”的转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在嘉元科技污水处理车间,全自动的处理设备全天候运行,生产废水经过处理后可循环再利用。这主要得益于“电解铜箔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还获得了2016年度广东省专利优秀奖。该公司还有70余项类似工艺。其中,7微米至9微米的双面光电解铜箔等多项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通过不断创新,该公司从最初只能生产“大路货”发展到拥有20余种规格的自主产品,产品远销海内外。2015年10月,嘉元科技成为国内铜箔行业首家登陆“新三板”的企业。

  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可以让企业华丽转身,在金森林实业有限公司也得到了印证。2012年,由于价格更低廉的石棉刹车片占据主要市场,该公司研发的陶瓷刹车片没有价格优势,不受市场青睐。但他们并没有气馁,通过不断研发、试验,实现了技术突破。金森林生产的陶瓷刹车片不仅价格低廉,还更耐用、环保,迅速赢得了市场。公司产值由2013年的不足千万元,迅速壮大到去年的3000余万元,今年有望达到6000万元。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作为山区市,我市一直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道路上克难攻坚,共争取2.33亿元省级财政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行动】

  重实体兴实业建好集聚带

  “今后,我局将强化‘重实体、兴实业’的理念,加快推进园区扩能增效,抓好产业共建,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市经信局局长王健说,该局今后将继续强化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的规划、指导和考核等职能,不断完善集聚带基础设施,做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申报等工作,努力将集聚带打造成我市加快振兴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重大支撑平台。认真贯彻“民经26条”等政策文件,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提升梅州整体工业装备水平。

  广梅园相关负责人说,园区将完善联合招商平台,制订招商引资考核目标,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培育形成若干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穗梅两地交通互联互通,让梅州共享广州海港、空港等优势资源,提升产业转移共建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梅县区区委书记张文广说,该区将重点做好扶持重点企业增资扩产、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培育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商贸物流四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着力补齐工业短板。

  兴宁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叶塘安置区、工业园区小学等建设,加紧完善物流配送、公共交通等服务平台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承载力。突出招商重点,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

  “在省帮扶资金的撬动作用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为园区扩能增效打下良好基础。”丰顺县县委书记曾永祥说,今后园区将借助海珠、花都、黄埔等的帮扶支持,加大招商项目建设力度,推进电声中小微企业创业园首期1000亩的填方平整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力争年内有一批中小企业落户。

  就如何抓好产业共建,王健说,今后该局将主动作为,突出产业共建,依托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加强与广州市的产业对接,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工作,着力引进一批新型工业项目。加强产业发展研究论证,重点突破汽车装备制造、水泥建材、纺织服装三大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力促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集群型工业经济格局。

  “我们将加大与番禺区合作共建力度,加快推进‘园中园’建设,继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园区扩能增效。”五华县县委书记范宜军表示,今年的目标任务是借助广州番禺对口帮扶五华的机遇,实施产业共建,引进更多优质项目、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补齐五华产业发展短板。

  广梅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园区将把产业共建作为对口帮扶的重大战略举措,结合广州优势产业和梅州优势资源,加快形成集团总部、研发和孵化环节在广州,区域性总部、生产、配套环节在梅州的共建模式,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广州企业向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特别是广梅园集聚。

  本版撰文:曹优生  郑炜梅  李  跃  刘晓娟  陈锐锋  翁尚华

  钟兴民  卢胜文  钟思婷  张炳锋  赖  强  丘佳纳

  本版摄影:高  讯  连志城  林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