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梅州籍英烈入选抗战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03.09.2014  13:44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9月1日发出第327号公告,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以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记者多方核实了解到,我市有谢晋元、黄梅兴、姚中英、姚子青、罗策群、刘子超共6名英烈入选。

  【编者按】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揭开局部抗战的序幕,到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众多热血青年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以血肉之躯挽救民族于危亡中,换来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我市涌现出了105位抗战烈士。本版刊登的6位英烈是杰出代表,壮烈殉国事迹可歌可泣,永垂青史。

  ●本报记者 张柯

  (本文图片由蕉岭县委办新闻组和冯华德提供)

 

  谢晋元

  (1905-1941),广东梅州蕉岭县人。1925年,在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预科肄业,同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时,其参加闸北八字桥战斗。谢晋元受命率第五二四团第一营400名官兵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 掩护大部队撤退。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其率部孤军死守危楼4天4夜,击退日军6次进攻,誓不投降的消息迅速传遍上海,为国内外瞩目,被赞誉为“八百壮士”。1941年4月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上海10万民众前往瞻仰遗容。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典型”。


黄梅兴

  黄梅兴

  (1897-1937),广东平远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两次参加东征,在北伐战争与军阀孙传芳作战。抗日战争爆发后,参与“一二八事变”上海抗战,重创日军,因立功升为264旅旅长。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黄梅兴率领驻扎在持志大学等地的264旅与日寇展开生死搏斗,连续攻破敌军十几个堡垒。1937年8月14日下午6时,黄梅兴部队在进攻日军设在爱国女子大学的据点时,遭遇敌军炮火密集并加百架飞机轰炸,他率部冲到八字桥,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殉国。


姚中英

  姚中英

  (1896-1937),广东平远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1924年参加孙中山革命军后考入黄埔军校,并参加东征,后进入北平陆军大学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命率部由广东韶关开赴上海抗日前线参加淞沪会战,屡立战功,擢升陆军第八十三军第一五六师少将参谋长。淞沪会战失利后,退守南京,扼守汤山一带,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后因伤亡惨重,退入南京城内,据守太平门。12月12日,日军攻破中国守城部队阵地,大量涌入城内。他决定与日军决一死战,身先士卒,不幸中弹身亡。


姚子青

  姚子青

  (1909-1937),广东平远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1937年9月5日,日本侵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上海宝山发起猛攻,守卫宝山的姚子青营500余名官兵浴血奋战,击退日军多次进攻。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仍沉着指挥部队反击,又毙敌数百名。9月7日,宝山县城东南一角被日军轰毁,他率本营所剩20余名官兵与敌鏖战,子弹打完就与敌人展开白刃巷战,终因寡不敌众,他和全营官兵血战疆场,壮烈殉国。

  罗策群

  (1893-1937),广东兴宁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科毕业后,历任参谋、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1937年8月,任国民党陆军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四七五旅旅长。9月17日至26日,奉命参加淞沪会战,在刘行与日军血战9昼夜。在杨木桥战斗中,战功卓著,晋升为该师副师长。后转站于吴福、锡澄。12月,在南京保卫战中,该师奉命在汤山阻击北上日军,血战两昼夜,击退敌军。12日,南京失守后,率部从太平门突围时,不幸中弹殉国。

  刘子超

  (1906-1941),广东兴宁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先后任中共上海沪西区委宣传部长、中共闸北区委书记,参加社会问题的论战,捍卫党的正确路线。在国民党文化“围剿”中两次被捕,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曾与抗日名将徐向前、朱瑞并肩作战。1941年12月,其所在的山东纵队领导机关被日军包围,在突围战斗中不幸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