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这五年】产业集聚发展 夯实实体经济

23.11.2016  20:35

如今的广梅园厂房林立,生态优美,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园区。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积极落实原中央苏区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两大政策”,聚焦“三大抓手”,大力推进“一区两带”建设,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实施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和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旅游产品体系日益丰富,特色品牌更加响亮,旅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产业结构优化 工业经济总量提升

  五年来,我市善谋划、引政策、促发展。紧紧围绕“两大振兴政策”,制定出台了《梅州市进一步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扶持政策,加大技改和创新投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990.21亿元,是2011年757.99亿元的1.3倍;201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0.89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27.34%……

 

  这离不开全市上下付出的辛勤汗水。2011年以来,我市深化穗梅合作,加大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力度,实现了大跨步、快发展。至目前,我市发展为6个省产业园区和3个产业集聚地,全境均纳入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范围。

恒一公司生产车间

  在推动烟草、电力等六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我市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培育发展健康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2015年,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4.01亿元,是2010年108.2亿元的1.7倍。

  五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产业振兴行动计划,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约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20.2:41.9:37.9调整为19:36.7:44.3。此外,我市还推动企业逐浪资本市场,不到三年时间新增了2家主板上市企业、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产业集聚发展 挺起振兴发展脊梁

  以往,我市发展工业走的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老路子;而今全力推动工业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实现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五年来,我市产业集聚带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散到聚的转变,振兴发展脊梁不断挺起。

赛翡翠蓝宝石生产车间

  2013年7月26日,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市集中,实现产城融合”的思路。为此,我市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并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前期“多规合一”的编制工作。经过多次修改和论证,《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于2015年9月29日获省政府审议通过,并于11月3日正式印发。在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上,“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举行了挂牌揭幕仪式,标志着集聚带成为省加快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原中央苏区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

国威电子生产车间

   完善旅游产业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1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以创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为抓手,提升旅游的档次和内涵,推动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推进旅游投资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旅游产品体系日益丰富,产业更加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五年来,我市完成了《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16-2030)》等专项规划,出台了10多个扶持政策和地方行业标准,构建了市、县、企业联动的宣传营销机制,成功竞得省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园3亿元扶持资金,涌现了桥溪古韵等一批旅游新亮点,建成了豪生国际等一批高端酒店。2015年,全市3A以上景区27个、四星以上酒店有40家、旅行社43家,分别比2011年增加20家、26家、15家,高等级景区和高等级酒店数量居粤东西北地区首位,创新成立了18个海内外旅游推广中心。

桥溪古韵

  在广东省21个地市游客满意度调查中,我市游客综合满意度8项指标位列榜首。先后获得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健康养生休闲旅游城市、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全国“一带一路”旅游推广十强城市大奖。

  策划:张德祥  黄山松

  统筹:罗娟娟

  撰文:曹优生

  摄影:钟小丰  陈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