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首批历史建筑160处老房子

09.12.2015  13:12
原标题:160处老房子何去何从

  梅县雁洋镇同裕庄。梅县区供图

  梅江区莲舫庐。梅江区供图

  兴宁大夫第。兴宁市供图

  平远县石正镇宝树第。平远县供图

  丰顺蓝洋公祠。丰顺县供图

  五华大都光辉楼。五华县供图

  蕉岭迪光楼。蕉岭县供图

  大埔渊雅公祠。大埔县供图

  梅州有不少历史建筑,或匿于山村荒野,或坐隐喧嚣闹市,或藏于湖光山色……千百年光阴流转,历史变幻的印记重叠,走过漫长岁月的它们,书写着梅州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

  它们或许不是历史建筑中最出色的,但是却各有千秋。那些斑驳的墙面,那些被历史磨平的檐角,以及那些散落在风中的故事,承载着千千万万梅州人的乡愁和回忆。

  近日,梅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全市第一批共160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至2017年底前,全市将基本建立覆盖全市范围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按三种类型进行分类保护,并开展合理活化利用。

   有政策 为历史建筑撑起保护伞

  今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梅州市组织召开了历史建筑专家评审会,市规划局和文广新局组织专家评审团,经现场踏勘和集中评审,同意160处历史建筑申报认定为梅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其中,梅江区12处,梅县区17处,兴宁24处,蕉岭10处,平远15处,大埔42处,丰顺24处,五华24处。

  “第一批历史建筑其实名气并不大,级别上来讲还比文保单位稍低一级,但是也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第一批的名录里,全部都属于是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而且80%属于古民居。

  31位评审专家组成的三个评审团,在过去的一年里,走遍了梅州市大大小小的县区、村庄,对几百处历史建筑进行考察和评定,从其建筑年代、建筑类别、建筑结构等几十个指标给历史建筑打分评级,不放过任何一处可以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建筑,或是能代表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时间的实物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以及名人故居或者纪念性建筑等。

  根据全省所订的目标,到2017年将基本建立覆盖全省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建立保护范围明确、标志说明清晰、记录方案完善、经费保障有力、管理机构健全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和管理机制;到2020年将形成系统完善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历史建筑实现全面有效的保护。

   需规划 为历史建筑照亮前行路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话道出了无数中国人对家乡田园生活的眷恋。怎样科学保护、有效利用古民居,避免人为破坏与自然侵蚀?这是一大难题。恰逢梅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公布,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议题,再次摆上前台。

  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提出,历史建筑申报工作不要断链,后续的管理措施和规划方案也要随之开展,才能形成有效的保护。

  不仅是名录上160处历史建筑,就连已经“挂牌”的文保建筑,其生存状况也牵动着一方儿女的心。很多的古建筑,虽然被人们挖掘出来,贴上“保护”的标签,可是得到的仅仅是“不拆”的指示,而房子的维修和管理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如果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就无法集人力、物力去做事,特别是一些私人的古建筑,更是无力“插手”。

  记者经过梅城东郊乡蓝塘下侯屋时,看见古意悠然的古建筑内,已空无一人。蓝塘下侯屋是前国家羽毛球教练侯加昌的祖屋,屋内28个房间的居民全都外出打工,后代子孙现大都分布在海外。老房子的大门前有个已经掉漆的牌子,模糊地写着“侯加昌祖屋”的简介。房子看得出有经过后期的粉刷,但是房里却蛛丝结网,大堂内留着几十个牌位,可一观昔日的辉煌与荣耀。附近的老人说,这里已多年无人前来,很是寂寥。

  这只是众多古民居的一个缩影。梅州现存文物保户单位41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1446处,基本保持原始状态。

  当前,城市正在进行着扩容提质,建设新城。相关负责人对于古民居的保护也非常头疼,面临的压力巨大,对于新城建设中古建筑的规划也显得非常慎重,可能将一部分古民居放在第二批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中。

  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温伟达告诉记者,“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相关资金扶持等配套政策还没有出来。”此外,他还有一层担忧,如果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层面上进行保护,可能会出现顾不过来的情况。因此,怎么去规划以后老房子的生存、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要利用 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走进客家古建筑,犹如走进了一幅厚重多彩的历史画卷。有着弦歌不断、薪火相传的文脉,有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老房子的背后,联系着那么多的子孙后代。本来就是民间之物,保护起来孤立于世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还应在民间寻求发展之路。”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看来,历史建筑中没有“鸡肋”之说,所谓弃之可惜,就定有可惜之处。

  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仅是停留在“”,更应该注入新的活力,让历史建筑添上新时代的色彩。在现有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模式下,客家历史建筑数量庞杂且散落分布,政府维护资金已无暇面面俱到,寻求民间力量保护是个新的出路。

  放眼全国,已有很多古民居活化利用的成功案例,尤其以江浙、云南为甚。有在对古民居逐步修缮的基础上,加入更多与时代同步的内容,变成现代元素的载体,如文化创意园、古色餐厅、民宿酒店、创客空间等;有在考虑原住民意愿的基础上,让他们继续住在这里,进而展示当地老居民的一种生活状态,如乡村俱乐部、古村落旅游区等。

  “创客空间”玉庭楼的设计者温亮兴告诉记者,很多的老房子在当时看来可能利用的空间很小,可是当民间资本、民间力量参与进来之后,各种灵感就会迸发出来。“现在体验式的创意就很火。”用民间的力量和资本去对古建筑进行活化利用,也不失为一条新的出路。

   看看那些历史建筑的容颜

   梅县区同裕庄

  同裕庄位于南福村,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坐东北向西南,为二堂四横围龙屋。前面半包围,后面全包围,右侧设一外斗门,门前一池塘。凹式卷棚门楼,硬山顶,南北厅减柱造。

  梅江区莲舫庐李屋

  莲舫庐李屋(玉林堂),坐落于梅州市梅江区金山街道龙丰村盘龙桥侧,建于清,是清翰林李载熙及近代女诗人、女学教育倡导者叶碧华故居。

  玉林堂整体保存较好,是一座含私塾、书院的典型客家民居,又是充满书香之气的雅宅,具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对研究客家民居建筑文化、梅州人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兴宁市大夫第

  大夫第于嘉庆已巳年(公年1809年)建成,大夫第原屋名是龙安围,是当时著名乡绅孟浩公投资兴建。大夫第是极具规模而精美的典型的二层客家围龙屋。建筑坐北向南,建筑占地3200多平方米,共有房子96间,大小厅堂10个,天井12个,屋门前有禾坪,禾坪外是半月形的围墙。

  此屋属六直五横一围龙结构,布局严谨合理,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整座屋的墙体都是用石灰、鹅卵石、糯米等材料混合夯土墙而建成的,防御性能极强,整座大屋只要关严五扇大门,变成全封闭式的围屋,任何兵匪都不易攻陷。

  大埔县渊雅公祠

  此次百侯镇有30处历史建筑入选第一批名录。百侯古称“白侯”,其名最早可见于蔡仙人摩崖石刻。石刻有“白侯洞里号神仙”句,刻石时间为宋朝开禧元年(1205年),“”为南宋时期地方区划名称。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白侯进士杨之徐倡将“白侯”改为“百侯”,意在“白侯辖地,出百位封侯”。

  平远县宝树第

  南台山宝树第位于石正镇南台村国横,始建于清仁宗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为十六世谢氏国横公所建。

  该屋坐北向南,为三堂两横一围龙客家特色民居建筑,面阔35米,进深48米,占地面积约1680平方米,木梁构架,外墙三合土夯筑,屋内泥砖砌结,杉木瓦面,三合土地底。屋前有一较大的半月形池塘。主体一进门厅堂前有一木雕屏风,镂刻的木窗,门额上书写楷书“宝树第”。宝树第保存较为完整,对研究客家围龙建筑和当地人文历史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丰顺县蓝洋公祠

  蓝洋公祠坐落在汤南镇阳光村福宁围,始建于清道光年间,2001年重修,基本按原貌修复。坐北向南,为二进二横布局。土木石结构、硬山顶。

  占地面积564平方米,建筑面积295平方米。两侧竖石鼓。屋顶为歇山顶,梁架由斗拱支撑。斗拱采用金漆雕、透雕人物。梁架为抬梁式七步架梁,梁由4条石梭柱支撑,木瓜承重横梁,镶嵌有月梁,雕有垂莲。屋顶屋背瓷有龙、凤、花、鸟等图案。蓝洋公祠雕刻工艺、嵌瓷、石雕等具有潮汕民间工艺特点,该祠对研究清代丰顺县祠堂具有一定的价值。

  五华县光辉楼

  五华县光辉楼于清朝1882年建成,位于安流镇,三栋三横杠式屋,石墙土砖瓦房,占地面积约2650平方米。

  曾有国民党高级将领出生于此屋。房屋里面还保存着古代各式各样木材雕刻等艺术品,建筑物或构筑物反映的技术特点对科学技术史发展具有典型意义。

  蕉岭县迪光楼

  在粤东客家地区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高思村,完好保存着一处清代建筑群,其由12座清代客家古民居组成,被称为进士第“十二楼”。

  其中,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迪光楼,为三堂二横围龙屋,因家族中众多后裔侨居海外,也被称为“华侨之家”。走进迪光楼大门,一扇金粉雕花屏风格外引人注目,因年代久远,屏风已褪去了昔日的色泽,但上面图案依然清晰可见,龙凤呈祥、梅花、玉如意等雕花栩栩如生。(黄思华 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