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五年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
崛起中的江南新城。
“十二五”时期,梅江区围绕建设“首善之区、幸福梅江”总目标,扭紧“三大抓手”,积极融入市委、市政府“一区两带”建设,努力打造富有客都魅力的商旅中心、宜居家园、文化名称、和谐之区,圆满完成了“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梅江区全区生产总值达60.47亿元,是2010年的2.3倍,年均增长10.7%,人均GDP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9亿多元,超额完成7.5亿元的目标任务,是“十一五”时期的3.2倍;固定资产投资68.85亿元,比增51.6%。
发展主导产业 做旺城市经济
近日,笔者来到广东风华环保位于西阳镇的新厂房建设现场看到,环保雾炮产品高高耸立,崭新的厂房主体建筑拔地而起,建设场面如火如荼。据介绍,在梅江区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调下,风华环保企业的扩产用地问题得到解决,告别了往昔“蜗居”局面。预计今年6月份完工,占地面积达50亩的新厂房,将为该企业提高5倍以上的产值。据悉,梅江区在力促风华环保、裕丰食品成为全市首批登陆“新三板”企业的同时,继续鼓励指导发展潜力大、意愿强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目前正紧锣密鼓筹备近20家企业上市融资工作。
近年来,梅江区依托东升工业园、广(梅)产业园,以及江南新城、芹洋半岛等载体,深入实施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开展“乡贤回归投资兴业工程”及“暖企行动”等,不断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电子商务主导产业,为实体经济振兴注入“强心剂”。目前,该区已初步形成以线艺集团、志浩科技、多精彩、中梅电子商务孵化港、客天下跨境产业园等企业为骨干的“两电”主导产业集群。2015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7.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5%;规上电子信息企业产值30多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7.6%;外贸进出口3.85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14.6%。
此外,该区大力推动养生保健、商贸物流、金融地产、文化创业、精致高效农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去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88亿元,比增12.8%;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分别比增54.9%、43.4%;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总收入比增均超过25%。
城区扩容提质 城乡日新月异
近年来,梅江区大力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优化整合了城市发展资源,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为群众营造了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
“十二五”期间,该区围绕嘉应新区总体规划,加快推动城区南扩北优,全力推进江南新城、芹洋半岛、客家文化产业基地等20多项重点工程征拆任务,大力开展“三旧”改造、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5年累计征收土地10000亩。在此基础上,该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碧桂园、万象江山、义乌小商品城、万达广场、富港东汇城等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相继落户发展。十二五期间,该区共引进万达广场、奥园、大百汇等投资超10亿元的大型优质项目21个。
城市变迁带来的还有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梅平高速、广州大桥、站前东路、环城路改造、乡村公路建设等一批交通枢纽工程的相继完工及加快推进,为梅江区构筑了“对外快速联通、对内全面畅通”的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辖区农村公路硬底化达100%;周溪河、白宫河、黄塘河等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稳步开展,城乡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该区共筹资2.6亿元投入项目建设,共完成城乡堤围除险加固3.3公里、中小河流治理6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座,城区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加大民生投入 提高群众幸福感
“十二五”期间,不仅是梅江区经济飞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的五年,梅江区坚持“振兴发展由群众共享”的理念,将百姓幸福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托起辖区群众的“幸福梦”。
“十二五”期间,梅江区年均财政支出近八成用于民生改善领域,持续深入开展“扶贫双到”工作,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加快各项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惠民举措覆盖面,将贴心关怀及时送达特殊困难群体,为广大百姓构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五年来,该区累计投入资金近50亿元,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底线民生标准保持全市领先,全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0%实现稳定脱贫,省定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超7万元;新增养老机构6间,养老床位600张,实现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补(津)贴全覆盖;培训城乡劳动力3万多人次,在全省率先实现镇级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成为首批省级创业型城市示范区。(钟兴明 曾仕谦 钟伟才)
西阳白宫河治理工程惠及广大群众。
中梅电商助力“互联网+”经济发展。
万达广场等知名城市综合体品牌入驻带旺城市经济。
全市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广东风华环保有限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步伐。
芹洋半岛面貌日新月异。
繁华的江南片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升级。
志浩科技生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