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抢抓政策机遇建设首善之区

05.07.2016  11:28

梅江区以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区扩容提质,江南新城迅速崛起。

  梅江区围绕“加快建设首善之区,率先实现振兴发展”目标,立足重点开发区功能定位,积极争取原中央苏区扶持政策,释放政策蕴含的资金、土地、项目等红利,深入推进“三大抓手”,狠抓项目落地,全力推进城区扩容提质,大力发展民生事业,用苏区精神凝聚起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

  ★今日梅江★

  县域经济发展指数居粤东西北十强

  去年,梅江区全区生产总值达60.47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9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7.5亿元的目标,年均增长26.5%。县域经济“经济振兴发展指数”跻身粤东西北地区十强。今年第一季度,梅江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历史新高,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2亿元,同比增长150.2%。

  建立项目库为振兴集聚力量

  梅江区结合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成立了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了落实原中央苏区县有关扶持政策的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编制了振兴发展(2014年-2020年)规划纲要,建立了梅州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建设、梅州城区扩容提质中小学校新(扩)建工程等60多个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教育、医疗卫生、产业等方面的项目库,计划投资总额700多亿元。2014年以来,申报项目近40个,累计争取中央和省各类补助资金近5000万元。

  城市扩容提质经济稳步发展

  2014年,省财政将梅江区纳入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范围,辖区内国省道、重点经济网络公路、县乡公路、农村公路路面硬底化等均被列入补助范围。梅江区紧紧围绕振兴发展主题,深化运用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快速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实体经济稳步发展。

  围绕嘉应新区总体规划,梅江区全力推进江南新城、芹洋半岛、客家文化产业基地等20多项重点工程,加快城市路网、地下管廊、学校、医院以及“两场两馆三公园”等建设,有效推动了城区南扩北优。以东升工业园为依托,引导优质企业向园区迁移集聚,引进电子商务园、电商物流园等项目,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产业;培育小微企业上规升级,注重产城融合力促新业态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实现了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城市经济稳中有进的局面。

  办好民生实事绘“幸福梅江”

  梅江区将80%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事业,持续扩大各类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十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该区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补(津)贴全覆盖;底线民生标准保持全市领先;全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0%实现稳定脱贫。率先在全省提出服务群众工作理念并实现服务群众工作站(室)全覆盖,率先实现镇级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成为首批省级创业型城市示范区。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试点。加快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平安梅江”建设,公众安全感、群众满意度保持全省前列。

  ★红色记忆★

  冲破封锁为苏区腹地运送紧缺物资

  2013年7月,梅江区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回顾从大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80多年的革命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梅江区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战,走过了漫长曲折的革命斗争道路,为中央苏区的建立和巩固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块红色土地,在中共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5年大革命时期,周恩来随东征军来梅讨伐反动军阀,推动粤东北地区革命思想的传播,梅江区民众积极响应,踊跃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12月,革命志士张维、洪剑雄、陈启昌等在梅城南门八角亭召开会议,中共梅县(含梅江区)第一个特别党支部成立。1927年1月梅县党组织升格为部委,领导原嘉应五属大部分地区和福建武平、江西寻乌等县的中共地方党组织,梅江区为闽粤赣边区中共党组织机关所在地。5月,为反击国民党右派反革命大屠杀,梅江区党组织领导民众参加梅县“五一二”武装暴动,成立红色政权梅县人民政府。梅江区民众走上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之路。

  1929年春,梅县模范赤卫总队成立;夏,梅县革命委员会在梅江区长沙村成立,成为梅江区及其周边各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主要力量。1929年10月,红四军攻打梅城,朱德、陈毅等指挥红军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1930年2月,梅江区长沙成立梅县苏维埃政府,领导各区乡打土豪、分田地。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梅县苏区已发展到丰顺境内(时称梅丰县苏区时期),今梅江区长沙镇是当时苏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梅江区苏区作为中央苏区闽西、闽南区域的南大门,为巩固中央苏区及各项建设作出贡献。

  在革命斗争中,梅江区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和优秀人才,并输送大批优秀干部到赣南、闽西等中央苏区腹地各县及苏区中央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朱云卿、卢亚桃、邓汉兴、李相林、宋来福、熊杰、熊锐、黄桓泰、林一青、杨雪如、叶浩秀等一批梅江区籍的革命儿女前赴后继,为建立和捍卫苏维埃政权、保卫中央苏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反“围剿”斗争中,包括梅江区的梅县苏区军民,在中央苏区南部前沿频频出击,先后攻打梅南、畲江、长沙、石坑、西阳等乡公所,破坏国民党军的交通要道;为保卫中央苏区最南端的区域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向江西“进剿”的国民党军兵力;配合中央红色交通线,组织肩挑运输队,冲破敌人封锁,为中央苏区腹地运送枪支弹药、粮食、食盐、布匹、药品等紧缺物资。

  ★红色经典★

  革命人物

  熊锐(1894-1927),中共旅欧总部创办人之一,中共早期先驱。1894年生于梅江区三角新塘村。

  杨雪如(1897-1932),东江特委委员,早期中共梅县县委领导人之一。1897年生于梅城下市杨桃墩。

  林一青(1900-1928),早期中共梅县县委领导人之一。1900年生于梅县白宫阁公岭,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梅县县委领导人之一。

  叶浩秀(1903-1928),中共东江地区特派员。1903年生于梅江区三角镇宫前村。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广东大学(后改为中山大学)首任党支部书记,中共广东区委陈延年同志的秘书。

      革命遗址

  朱德演讲旧址——学宫

  位于梅江区江北凌风西路南门考院前,占地面积5879平方米。建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1929年10月25日,朱德率红四军由上杭来梅,26日下午,朱德军长在梅城孔子庙群众大会上演讲,通过演讲及红四军政工人员进行的各方面的宣传鼓动,使群众对党和红军的性质、任务、政策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处也成为协助红四军进行宣传、筹款、采购等工作的据点。

 

  朱云卿故居——百福堂

  位于梅江区西郊程江社区小河唇朱屋坪10号,占地面积710平方米。朱云卿(1907-1931),红军总参谋长,梅城战役时任红四军参谋长。1907年生于广东梅县县城油箩街,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192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率部参加创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跟随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游击赣南闽西。是中央红军最早的总参谋长。1931年5月,在吉安东固后方医院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24岁。

 

  粤东游击队秘密据点——乔琳公祠

  张氏乔琳公祠位于梅江区三角镇坜林坪,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客家围龙屋。乔琳公祠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东江纵队粤东游击队的一个秘密据点。1942年起,乔琳公祠先后有一批进步青年投身革命事业,经常在乔琳公祠秘密开会。解放后,从乔琳公祠走出来的革命青年受到了党组织的重用。如张荣娇、徐烈、张锦章、刘解珍。

 

  梅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旧址——八角亭

  位于梅州市梅江区凌风路南门原程江河畔,占地面积85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1925年4月,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来梅后,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张维在八角亭建立“广东新学生社梅县分社”。其时,梅城进步学生纷纷加入该社,其中有萧向荣(建国后曾任国防部办公厅中将衔主任)等。是年12月第二次东征军抵梅后,梅县第一个党支部在八角亭建立。该亭成为当时革命活动中心。

 

  长沙镇革命烈士纪念园

  包括梅江区长沙在内的梅南地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最早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在古大存、郑天佑等的领导下,群众纷纷投身革命,开展武装斗争,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由于国民党军阀的疯狂镇压,不少革命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无情杀害,为纪念梅南地区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1950年,长沙圩建起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1978年,纪念碑迁建到大岌顶,并修葺完善长沙革命烈士纪念园各项设施, 2009年底,长沙革命烈士纪念园被梅州市委宣传部列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记者手记★

  用苏区精神激发振兴发展正能量

  今年以来,梅江区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三大抓手”、深化运用粤东西北和原中央苏区“两大振兴政策”,加快振兴发展。

  梅江区委调研室主任陈勇文表示,梅江区重点抓好政策对接、实体经济、扩容提质、民生改善、队伍作风五方面工作,多方沟通中央和省、市部门,全面做好政策研读、组织协调、项目策划等工作,谋划了9大类60多个项目列入上级苏区振兴发展项目库,释放政策蕴含的资金、土地、项目等红利。履行东升工业园管理职责,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电子商务等“两电产业”,深化“暖企行动”,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培育壮大金融地产、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坚持“项目为王”,做好重点工程征拆扫尾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加快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坚持产城融合,已完成超100亿元招商引资,提前完成上级下达指标;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入创建“平安梅江”“法治梅江”“卫生强区”,推进区镇村三级精准脱贫工作,持续改善重点民生;加快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提升宜居宜业水平;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号召全区干部群众大力发扬苏区精神和叶帅精神,共推梅江苏区加快振兴发展。

  策划:张德祥 黄山松

  统筹:张柏明  协调:李锦让 

  撰文/摄影:黄 焱   钟兴明  钟伟才  梅江区史志办

  责编:林晓萍  版式:黄艳 

  校对:吴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