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村的今昔变迁

07.10.2014  10:46

  ●本报记者  练海林

  特约记者  卢胜文  胡金辉

  “以前村里破破烂烂冷冷清清,现在家乡干干净净热热闹闹,到处充满生机……”国庆期间,回到丰顺县汤坑镇梅溪村老家度假的罗琪村说起家乡这些年的变化,感慨万千。今年60岁的罗琪村先后在珠三角、丰顺县城做生意15年。虽然外出多年,但他却是“反哺家乡”的热心参与者,也见证了家乡的变化。

  梅溪村距离丰顺县城22公里,是汤坑镇最偏远的村落。4年前,梅溪村共有375户1600多人,其中贫困户84户320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800元。虽然梅溪村距离“粤东第一瀑”——龙归礤瀑布仅几公里,但大部分游客都不愿意再深入几公里,去探访这个破旧的村落。“那时候梅溪村到处破房烂屋,逢年过节冷冷清清。虽然说子不嫌母丑,但我们这些外出回乡的人心里总是很失落。”罗琪村说。

  2009年,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街道对口帮扶该村,拉开了梅溪村翻天覆地变化的序幕。黄埔区、丰顺县共同出资,在保持客家民居特色的基础上,对全村430户危破房屋进行整村连片改造,并统筹安排村道、排水排污、凉亭、健身休闲场所、绿化美化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另外,村里还拦溪设坝,建设天然山泉溪水游泳场,还建起富有当地特色的农家饭庄,连接龙归礤瀑布和千年古刹释迦庵等旅游景点。罗琪村及周边村乡贤也积极为家乡建设鼓与呼,贡献自己的力量,促使当地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家乡变美,只是其中一方面。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村民走上了种养致富之路,种起了蜜柚和茶叶,并兼种其他作物。经过努力,全村贫困户实现人均纯收入9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14万元,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全部脱贫。

  “刘及安原本是贫困户,4年前只靠耕田为生,在帮扶单位支持下,现在种了4亩蜜柚,养起了家禽,年纯收入达3万多元。在家的村民都靠种养有了一份收入,有的还实现了村与县城的产销对接。”罗琪村说,如今的梅溪村已看不到破房烂屋,而是连片黑瓦白墙的客家民居。村里的天然浴场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村里一下子“活”了起来。很多到龙归礤瀑布的游客,都非常乐意到梅溪村,看这个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看看眼前,想想十年前,那真是巨变啊!更为可贵的是,乡亲们有了信心,觉得山区也是有出路的。这信心比什么都重要。”罗琪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