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出来的纪录片——《追梦在路上》之《走出恩宁路的铜掌柜》拍摄手记
14岁开始在社会上混,让苏仔练就了极佳的销售技巧和看人的本领。
2014年5月份,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楼六楼的非线性编辑机房,《追梦在路上》第三系列“情•缘•梦•路”的后期剪接正在抢工。
连续几天,从我前面一排的剪接台上,不时蹦跶出来的一些采访,吸引了我的耳朵,比如:“当了父母之后,你才知道原来小孩会生病,会哭,会闹,会发脾气,你才体会到,做父母是这样的。所以说,不是我们在教小孩,是小孩在教我们。”再比如“如果当时不是被人在后面踢你一脚,可能你发展不到今天,真心感谢那些伤害我的人。”我忍不住想了解这个人,一问,岭南戏曲频道的同事告诉我,这个人叫苏英敏,人称苏仔。
从前苦守4平方米的苏仔父亲苏广伟,现在已经安享晚年,只是每个节假日,像个形象代言人一样,出来露个脸。1
在网上搜索了一篇报道后,立马发给栏目制片人、总导演马志丹,马导回复:有广府特色,是个好选题。
2007年9月,29岁的苏英敏从父亲苏广伟手里接手了一个4平方米大的铺子,位于西关恩宁路的天程铜艺,也是当时广州唯一的一家打铜铺。此前十年,小铜铺每天的营业额少得可怜,有时候就一两块钱,还是公用电话的收入。苏仔接手后,在短短半年内,营业额超过了父亲以往十年营业额的总和。次年恩宁路拆迁,苏仔在原址的对面开了一家40平方米的新店,因为看到行业的前景,叮叮当当的打铜声再次在恩宁路响起,有媒体称苏仔为广州铜艺复兴者。2013年,苏仔跳出恩宁路,在寸土寸金的文明路又开了一家300平方米的店面,人工加上月租,每月近6万元开销。
再广泛地收集了网络上的资料后,我却犹豫了。媒体对苏仔的报道实在太多了,按照做节目的一般原则来说,曝光率太高的选题,失去了新鲜度,而且容易陷入同质化。
为什么一定要拿到广府庙会的头档?因为在苏仔的理念里,宣传比几天的营业额收益大得多。
再次请示马导,答复是:不要紧,我们立足广府文化,做出符合我们《追梦在路上》风格的纪录片。按照马导的思路,再反观一些媒体的报道,我发现,这些节目大多侧重于对以往故事的讲述,以访谈为主,现在进行时的影像为辅,而后者,因其真实性和不确定性,正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方向出来了:我们要做成真正纪实风格的纪录片,用一种最笨的办法来拍摄这期节目,一个字:等。
从4平方米到300平方米,从父亲死守恩宁路到苏仔频繁出现在广州、深圳、东莞的各个博览会,用苏仔的话来说是“一步一个血印”走过来的。“等”的目的就在于,较之苏仔“怎么说”,我们更关注苏仔“怎么做”。因为不是每天都有事件出来,所以要靠等。
怎么等?时时关注苏仔微信动向,交待苏仔,有大动作一定要提前通知我们,不定时和苏仔微信联系,苏仔有一句口头禅“你来之前一个小时一定要给我电话”,这是因为,他每天要处理各种事务,答应好的事情经常转头就忘记了。因为是本地媒体,我们有地域优势,因为是系列化播出,我们有时间优势,在空间和时间上,等得起。
坐在景腾商业大厦23楼的顶层围栏上,拍摄越秀花市的全景,下来看到黄徐易拍的这张照片时,有点脚软的感觉,当时说了一句:“下次不敢了。”
于是,从2014年7月份两天拍摄、采访开了头后,只要苏仔有大动作,我们几乎都贴身跟踪记录了下来,直到目前,还在等苏仔最新一件大事件的成果:今年5月份,苏仔将在广州白云山上开设又一家天程铜艺的分店,苏仔称之为天程铜艺的大脑。
这十个月以来,我们跟着苏仔跑博览会、备战羊年广州花市、广府庙会,和苏仔一起爬上白云山,力求通过镜头来探寻,初中没毕业,自称烂仔一个的苏英敏,是怎么把事业不断做大,把梦想不断地延伸的。一路下来,正是一次次的等和跟,给了我们比预期更多的东西,我想,也正是这些东西,让苏仔的成功,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