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可以这么任性

01.12.2014  04:33

  不少人说,日本建设企业“清水”公司很爱做梦—的确,“大洋螺旋”海底城市是“清水”公司第N次提出未来城的设想。不过若细心留意就会发现,如果把“大洋螺旋”海底城市和之前该公司推出的“绿色浮莲”海上都市、“月神之环”月球太阳能环等未来项目结合起来一起看的话,就会发现他们之间都有着莫大的联系……

  Ocean Spiral

  “大洋螺旋”2030年建成海底城市

  传说中沉没于大西洋中的亚特兰蒂斯也许没有消失,只是还没有被建成—日本工程公司“清水”最近宣布了他们的“大洋螺旋”海底城市的建筑构想,计划在海底建造一座直达水面的未来都市。

  由三部分组成

  据“清水”公司公布的海底城市效果图显示,“大洋螺旋”海底城市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球体城市,螺旋通道以及位于海底的“地球工厂”。球体城市本身是一个悬浮在海面下方五百米处的球体,作为居住区以及商业建筑以及酒店的所在之处,约5000人可以以这个球体为家。

  平时,这个巨大的球体漂浮于海面之上,每当气候恶劣时,它可以通过球体下方一个15千米长的螺旋型通道钻入深海,这个螺旋通道中间配置发电站和补给基地,而另一端则连接着位于海底3000米至4000米处的“地球工厂”。

  据悉,这个“地球工厂”是在海床上开发深海资源的建筑体,可以收集稀有金属和稀土元素等资源,在微生物的帮助下,这个“工厂”还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并利用洋面与海底的温度差生成能量。

  五年就能完工

  这座海底城市在设计上“尽情任性”,就是为了不易受地震等灾害影响。据报道,“清水”公司预计,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导致零星的孤岛会在生存空间方面对此有需求,届时将以树脂代替混凝土,并用巨大的3D打印机进行建设。

  虽然“大洋螺旋”听起来很奇幻,但这个酷炫的项目是由包括东京大学、日本独立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以及日本政府部门和能源公司的专家们与“清水”公司共同构想的蓝图。“清水”公司的发言人称,这个海底城市绝不仅仅是有实现的可能,而是在技术上非常靠谱,“这是一个实在的目标。

  “清水”公司预计整个工程将耗资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68亿元),而目前“清水”公司正在进行技术开发,估计2030年前,所有建造所需要的结构、机电、海洋温度差发电、除湿、空气循环、食物来源、海水淡化等技术均可成熟,而一旦开始建造,只需5年就能完工。

  “清水”公司

  “清水”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综合建筑公司之一,创建于1804年,以雄厚的技术力量、悠久的创业史而闻名。总部位于日本东京。作为一家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牌建筑商,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清水”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分支机构已遍及全世界,成为国际著名的建筑工程承包商。近年来,清水建设多次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公司”之一。

  Luna Ring

  “月神之环” 月球太阳能聚能环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月亮除了带来一丝乡愁,还有别的作用吗?未来,它或许将会为全球人类提供无尽的能源—“清水”公司曾提出的“月神之环”计划,就希望利用月球为地球上的人传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月球上修基地

  这个计划听着就很像科幻电影,其恢宏程度确实一点也不逊色。“月神之环”计划在月球上修剪一个一万多英里长的月球环,其主要使用月球土壤作为建筑材料,其他的例如陶瓷、玻璃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则需要从地球“空运”过去。完工后,它能够将光通过漏斗形设备集中到面积较小的太阳能面板上,产生巨大能量。据估算,如今转换率15%的面板的发电量都能达到近万千兆瓦,而即使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核电站都远远不能达到这个量。

  此后,“月神之环”所产生的电量将通过微波方式传送到地球上,这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大气和臭氧导致的能量损失。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有足够好的超导材料,以便把这些能源尽可能多地输送至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不过现在,“月神之环”计划虽然有相对细致的方案,但还有不少问题解决。比如将建筑材料“空运”到月球上来说,目前只有NASA有类似的计划。不过“清水”公司认为,只要月球上有无尽的太阳能资源,便可以促使人类不断的往这方面研发,就跟“淘金热”一样,这方面的科技一定会很发达。

  Green Float

  “绿色浮莲” —漂浮在太平洋的城市

  除了潜入水底,人类未来还可以生活在巨型睡莲一样的迷你漂浮城市里,在“清水”公司的另外一个构想中,这个被命名为“绿色浮莲”的漂浮城市,随波逐流在太平洋之中。

  漂浮在赤道上

  按照设计图中的描述,这种类似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莲叶一样的大型建筑物,实际上就是未来漂浮在太平洋赤道海面的城市,选择这里是因为此处的热带风暴影响较小。搭建完成后的“绿色浮莲”将由若干面积达几平方公里的单元组成,并可容纳1万到5万人居住。每一个独立的单元都可以自由漂浮于太平洋上,但它们也可以通过互相连接而成为更大的城市。

  每个漂浮单元上都有一个一千米的中央塔,敢于来到这个新世界的人们,一部分将居住在单元中央这个由超轻型镁合金建造的空中之塔里。其高层为居住区,底层是各种运转设备的工业区,整个塔内将容纳居民4000人左右。

  绿色成为主旨

  作为一个完全自给的城市,此处除了森林、绿地、水路和储水区等组成部分外,还有农业种植区和水产品养殖区。绿地和森林环绕着单元中央的塔楼,这让粮食实现了自给;牲畜和其他农业生产也将在围绕高塔的、由7000吨蜂窝状浮筒组成的晶格“平原”上正常开展,而更多的人就将栖身于这些位于各单元边缘的生活区。

  在“绿色浮莲”上,按照计算,其生活方式能比陆上生活减少四成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各单元不会制造任何废弃物,所产出的每一件产品都将得到回收并利用绿色新技术转化为能源,甚至能够“收割”漂浮于海洋上的垃圾岛来补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