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赤水港:打造西江龙头港 年吞吐可达千万吨

06.07.2017  15:14

广西西江临港赤水港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广西新闻网记者黄河畅摄

  广西新闻网梧州7月5日讯(全媒体报道组)7月5日上午,“活力桂东南崛起新高地”——第五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广西行采访团参观梧州市赤水港码头,了解西江水运体系布局以及珠西经济带上对外开放引领区的建设情况。据悉,赤水港是广西通过西江航运干线与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物资交流的咽喉和东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是打通贯穿两广的水路动脉。全面建成后,赤水港码头将成为广西内河港口建设规模最大、集装箱吞吐能力最强的内河码头,年吞吐能力可达千万吨以上。

赤水港码头一景。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河畅摄

   完善水运物流体系 服务珠西经济带建设

  赤水港位于浔江南岸、藤县塘步镇赤水圩附近,与梧州市规划建设中的临港经济区同位于浔江南岸,通过域内公路网能直接服务于该经济区。广西西江临港赤水港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韦明基介绍说,赤水港具有优良的深水岸线条件,港前水域宽广,通航条件优越,可通航3000吨级船舶,西江上游的船舶汇聚于此进行中转,货物实现对流,可大大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据韦明基介绍,赤水港概算总投资11.52亿元,规划岸线长1015米,港区面积1210亩,建设10个泊位,分两期建设。赤水港一期工程拥有5个2000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198万吨,赤水港一期工程已经于2013年11月26日开通试运营,并于2015年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二期工程将建设5个3000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集装箱30万标准箱。赤水港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广西内河港口建设规模最大、集装箱吞吐能力最强的内河码头,年吞吐能力可达千万吨以上。

  由于连日降雨致水位暴涨,航道封锁,因此赤水港当天没有出现船舶装卸繁忙、车辆川流不息的的火热景象,但从堆场上集装箱亦能感受到赤水港日常作业的繁忙景象。据悉,2016年,赤水港的吞吐能力达到254万吨,同比增长19%。

  2016年10月,梧州赤水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营,与赤水港航运实现无缝对接。赤水铁路专用线自益湛铁路孔良站引出,衔接梧州港赤水作业区码头,线路全长约7公里。水铁联运体系建成后,西江水道和益湛铁路实现连接,赤水港的货源腹地通过水铁联运延伸至湖南以及云贵川地区。

  韦明基表示,赤水港码头未来将以打造西江流域航运枢纽和港口物流中心为目标,合力搭建临港经济区和港口物流平台,同时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港口营运、临港产业、综合物流、商贸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水运物流龙头港。

  作为西江下游连接港珠澳等沿海港口与内河港口的重要控制节点,赤水港由西江集团进行整合后,将与西江集团布局的各个港口创建联动机制,从而打破西江各内河港口各自为战的水运物流局面,有利于完善西江水运物流体系,从而推动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服务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

赤水港码头。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河畅摄

   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产业园区

  记者了解到,赤水港码头所依托的的梧州临港经济区目前正努力打造珠西经济带上对外开放的引领区,梧州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广西梧州临港经济区招商服务局负责人李雄告诉记者,广西梧州临港经济区定位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延展区以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广西重要园区。经济区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计划打造桂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及综合物流基地为主的港产城联动发展的示范生态产业新城。“广西梧州临港经济区目前的基础设施处于起步阶段,今年将建设沿江大道,通往机场的输港大道以及给水厂,通过‘两道一厂’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的服务能力。”李雄说。

  据悉,梧州临港经济区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辅助发展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同时,培育发展临空高科技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及临空服务业,配套研发设计、教育培训和商住设施。目前,已有新希望集团、广西西江投资集团、和润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进驻或即将入户。

  李雄表示,作为珠西经济带上唯一集“铁、水、公、空”和输气管道于一体,更兼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的经济区,临港经济区将建成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致力打造成为珠西经济带上物流效率最高、物流成本最低的产业园区。

俯瞰赤水港码头。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河畅摄

航拍赤水港码头景观。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河畅摄

密密麻麻的集装箱彰显码头的繁忙。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河畅摄

编辑: 黎慧